第七十九章 蜂窝煤悄然风靡-《贞观天子》
第(2/3)页
“这可不便宜,我们不要白银,要奴隶,你想好了再找我。”说完,鸿胪寺官员离开,甚至不给拔灼回答的时间。
“狂妄的唐人!”部从大怒。
拔灼面色冷淡,心里微微疑惑。
唐人这次有点奇怪啊,不要钱,要奴隶干嘛?
蜂窝煤是悄然出现的,其实也不算悄然,因为李智云是它的代言人。
原因很简单,有次开小朝,李智云和六相、六部尚书、九寺大员在一起讨论政事的时候,命人送来几个煤炉,一边烤着火,一边和大臣们说事情。
然后,大臣们就发现。
呦呵,这小东西真别致,好用!
于是乎,这些大臣在请问李智云之后,便人手得到一个李智云赏赐的煤炉子。然后李智云又告诉他们,长安有卖这种蜂窝煤。
很快,蜂窝煤的事情就在上层传开,然后东西两市,挂在楚王府名下的几家卖蜂窝煤的店铺就被一扫而空。
李智云又大赚一笔。
除此之外,底层的推广也在进行。
酒楼,唐香铺子,先后出现这种取暖的煤炉子,其好处也渐渐为百姓所知。
紧跟着长安报也开始登报宣传,没几日功夫,长安百姓都知道了这种取暖的煤炉。
然后,李智云再度大赚一笔。
煤炉和蜂窝煤的售价都不高,主要卖的还是蜂窝煤。因为煤炉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仿制,所以煤炉价格高一点。而蜂窝煤造价低,又是快速消耗品,售价定的比较低。
最关键的是,这种惠民的东西,李智云心底不愿定高价,于是定了低价。
他的目的,一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改善百姓生活。
蜂窝煤制造所用的原材料不值几个钱,工坊的坑里面有太多的煤渣用不掉。
废物利用,赚点钱,很舒服。
尽管李智云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但是他还是赚了不少钱。
原因很简单,大冬天的,谁不冷啊!
蜂窝煤加上煤炉,既能取暖,还能烧水,谁不喜欢啊!
工坊制作的煤炉是‘三截小型煤炉’。即,煤炉里面放三块蜂窝煤,阀门控制得当,可以烧一天。
不少大臣就喜欢抱着炉子,一边烧着沸水,一边读书,那小日子不要太快活。
而普通百姓,有一点条件的,都会买一个炉子回来。原因很简单,有炉子烧水,完全省掉他们在灶房烧水的功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