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和珅! 仿若流星划过瞳,山鬼笑容加深。 虞世南一看就知道,祂恐怕已经想到什么能挑动他们心神的东了。虞世南泰然自若地等待。他不慌,一点也不慌,回答是对是错他也没那么大压力。 哪怕后面的回答全选错了也无妨,今天士大夫这事,已经足够大唐君臣去消化了。虞世南想很透彻,心绪如镜湖,无波无澜。 然不是所有人都像虞世南这般,看清,放下,在山鬼的目光下,心怀贪欲的某些大臣甚至没忍住让身体颤了一下,如同人见到金子堆成的山,惧它倒塌将人压死,贪它带的风,能呼啦将抓住机的人吹上九霄。 祂的视线绵延出去,编织成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勒紧人心。 “提问~” 山鬼笑盈盈看着他们。 “清朝贪官和珅,在位近三十年,后被皇帝抄家,抄出的家产共值多少白银?” “一,一经五兆两白银。” “二,二经二兆两白银。” “三,二垓二经三兆两白银。” “四,八垓两白银。” “五,十一垓六经两白银。” 古代的亿和现代的亿不是一回事,古代的亿只有十万之数,《风俗通》有云: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十经谓之垓。青霓说选择时,有注意着将现代数字换算成唐朝的数。 对于唐朝的人,他们习惯了用“亿”“兆”这些数字,在他们知里,这就相当于山鬼说—— “一,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二,二千二百万两白银。” “三,二亿二千三百万两白银。” “四,八亿两白银。” “五,十一亿六千万两白银。” “多、多少?!”裴矩根本没办法保持镇定了,珠子几乎要脱眶出。 部尚书,他给李世管国库,终和财富打交道,可以说,是在场人群中能深刻意识到,这到底是多么大的一个贪官。 哪怕是选择里少的一经五兆两白银,放在大唐,也几乎是整整半年的国库了。 虞世南镇定地问:“不知那贪官和珅所在年代,米价如何?” 青霓瞅见他的手抖了一下,显然也非表面那么镇静。 系统赞叹:“他还不错嘛,还记问价,是想借此知道,钱有没有贬值吧?” 青霓也是如此认的。 “米价么?十五文钱一升。” 虞世南对市面米价不了解,他看向裴矩。 裴矩看向下属——负责京市交易之事的金部郎中,韦奉先。 韦奉先道:“大唐现如今一升米二十五文。” 青霓知道,这价格还算是的,像历史上这儿,各地灾情遍起,百姓活不下去卖儿卖女时,米价高达一升米七十五文。 虞世南表情凝重起。 也就是说……没有贬值,十五文钱能买一升米,清朝的钱甚至比大唐的开元通宝还有价值。 换言之,和珅贪的钱,非常有价值。不论是一经五兆两白银,还是十一垓六经两白银。 虞世南回想起那五个选择,麻了爪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个。 他是个文人,问他文学方面他能娓娓道,多面分析,问他钱财方面,他实在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后面三个数字太夸张了,从前面两个中选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