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这会出事的!” “它会引起民变啊!” 始皇帝面色不愉:“怎么,这是在逼朕妥协?” 王绾想到了什么,连忙道:“陛下,不若一步一步来!” 始皇帝沉沉看着他,却没有说话。 这就是允他继续说下去了。 王绾:“陛下,故黔首暂时不能动,不如先征召新黔首来学宫,也正可试一试学宫博士的教学有无效用。” 王绾口中的新黔首,就是六国贵族之后。 始皇帝依然不言不语,看他表情却似乎有些松动了。 王绾心里一喜——陛下这回居然愿意退一步了?连忙加大力度:“陛下,学宫在咸阳,故黔首平日来,农时归,路上无人监督,定会偷懒,一来一回浪费时间,不若先让他们在家务农。而新黔首家中颇有余财,不必担心需要做活养活自己,有些人还不事生产,无所事事,正可让学宫教化他们。” 甚少开口的右相隗状此刻亦出声附和:“若连新黔首这般顽固,对我大秦并未收心的人,都可教化,待来日故黔首前来学宫,岂不是很快便能教好他们?” 始皇帝沉思片刻,仍有不悦,却听进去了,“那就如此办吧。” “治粟内史负责翻查新黔首户籍,务必一个也不许少。” “臣遵旨!” “学宫起后,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有荒废学业者,依荒废农业罪处理。有博士私夹反动话语教与学子,或与政令背道而驰的教学,博士按叛国罪处理。” “唯!” “右相,左相,你们负责起学宫一事,将相关事宜书写一奏,明日早朝呈上。” “唯!” 出门后,王绾心里忍不住感慨:陛下比当年好说话多了。 当年,他上奏行郡国并行制,然而陛下不愿意慢慢来,就要用李斯提出的郡县制,没想到这次陛下居然愿意退让了。 王绾万分感动,抬起手掖了掖眼角的泪水。 其他人都被安排了事,只有淳于越没有。 不仅没有,他出了宫门之后就立刻被送回去,继续为期六个月的禁足。 下车时,驾车的人幽幽地说:“淳于仆射,秦宫里的博士,可不止你儒家。如今你被禁足,六个月后再出来,学子们早盖上了别家的印记,你们儒家的学说恐怕……啧啧。” 淳于越顿住脚步。 儒家要发展,必须要有很多人来学儒学,才能使儒家学说声名远扬,如今诸多旧贵族子嗣来学习,正是让儒家壮大的时候。 但他被禁足了,而且按照陛下让这个人来说的情况看,陛下恐怕不打算让另外一位儒家博士去讲学。 半年时间这么长,足够其他家把名声打出去了,将儒家打压得暗淡无光。 想明白后,淳于越悚然一惊,随后苦笑:“那又如何,陛下难道还能解除我的禁令?” 驾车的人笑了笑,“淳于仆射回去后,好好想想陛下说过的话吧。” 淳于越从袖子里拿了一枚金豆子,送给驾车人,感谢了他之后,车辆驶入夜色不见了。 淳于越慢慢踱步回房,想着这话的意思,拿了竹简与毛笔,将之前始皇帝的话抄录了一遍,随后,死死盯着“或与政令背道而驰的教学”这几字。 陛下这是在警告——要继续和他对着来,还是为了儒家妥协。 儒家…… 夜色慢慢变成了乍现的天光,窗纸上湿了一层水雾,淳于越跪坐了一夜,蹒跚地站起,一声叹后,好似老了十岁。 他从柜上拿下来七八卷尚未奏上去的奏章,第一卷上竹简隐约能见“分封”二字。 火盆升起,竹简扔进去,火舌灼烧得很热,拥挤在一起的竹片噼里啪啦的响。 淳于越坐回几案前,开始写新的奏章。 一卷—— 向始皇帝妥协,致歉的新奏章。 /70/70162/1978750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