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胡惟庸也非常人,很快便调整心态,继续道:“陛下,永嘉侯之事,若证据确凿,自然应当按照国法处置。” 哪知这话刚完,这边监察御史邓士元便道:“陛下,永嘉侯一案的证人与证据已被臣带入京城,所有证词已经收到。” 胡惟庸顿时心中大惊。 他没想到,区区御史竟能把证人悄无声息的从楚庭带到应天府! 绝对有锦衣卫参与! “那就传永嘉侯进京吧,” 朱元璋目光扫过百官,沉声道:“若朱亮祖无法自证清白,那就别怪咱下手狠了!朱高煦,你觉得呢?” “啊?” 朱高煦一边揉搓还有些疼的屁股,一边诧异道:“皇爷爷,您刚喊我?” “不然呢?”朱元璋冷声道,“臭小子,若是有贪官污吏在鱼肉乡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惩治他们?” “那还用说?直接砍了!”朱高煦想也不想答道。 “哈哈!” 朱元璋听完后,高兴非常。 “你们看,就连咱四岁皇孙都知道如何对待贪官污吏,可惜你们这群臣子,竟还不如一个小孩看的透彻。” 在文武百官的沉默中,反贪这事暂时放一段落。 很快,太子朱标便开始上报一些灾情,以及赈灾之事。 不得不提一句。 不论是能力还是情商,朱标此人绝对是历史上排得上号的太子! “不错不错!” 朱元璋颇为满意太子的表现,而后问道:“标儿,诸位,你们对于皇室宗亲的俸禄,有什么看法呀?” 他说完后,目光却落在正抠鼻子的朱高煦身上。 这小子! 不是揉屁股就是抠鼻子,简直没有半点皇室风范。 但就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能把大明朝国运延续了六百五十四年! 相比之前,简直是多了一倍还要多。 由此也可见,自己这位皇孙必然解决掉了皇室宗亲的问题。 否则不可能突破王朝三百年的大限。 wap. /93/93971/2073751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