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这么给她当教学用具,真的合适吗?也不怕她一个没拿稳,不小心摔了。 对比桑乔的紧张,边管家就显得很淡定了,他抿了口茶道:“再看看你手里的两个茶盏,外观上有什么区别。” 边管家的教学更像是放养式教学,由着桑乔自己钻研,最后再告诉她答案。 努力忽视自己手里握着个古董这个事实,又是大半天的观察,桑乔开始交答卷。 “左边的茶盏色泽比右边的茶盏更艳丽,右边的茶盏观感更厚重古朴,但前者瓷胎比后者更细密紧致。” 听完桑乔的回答,边管家也不说对错,更不发表评价,只是开始教她,到底应该怎样去辨别瓷器,让她学完后,自己去判断自己回答的对不对。 “鉴赏瓷器,不仅要仔细观察其色泽釉质,还要上手感知。一个瓷器的优劣,要从瓷器本身的轻重、干湿、润涩、软硬······” 从边管家的书房出来时,桑乔满脑子都是各种瓷器,小到笔洗茶盏,大到等人高的花瓶,她今天都摸了个遍。 其中大部分是边管家自己烧制的,另有部分是边家工坊其他师傅烧制的,还有极小部分,是不同朝代不同窑口的古瓷。 孙师傅曾惋惜地说,要是边管家手不受伤,再学几年,手艺就能赶上他了,当时桑乔对此还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直到边管家将那些由他烧制的瓷器当作教学用品展示出来。 自此,桑乔终于明白孙师傅的惋惜从何而来。 边管家烧制的瓷器对比那些古瓷虽尚有差距,但比起其他师傅烧制的成品,却明显要更好。 桑乔不知道边管家的手是怎么受的伤,昨天边管家也没说,但从边管家看自己烧制的瓷器时的眼神来看,边管家自己对此也是惋惜的。 桑乔叹了一声气,摸摸自己饿瘪的肚子,搀着边管家下楼吃饭。 “才学这么半天就叹气?”边管家好笑的挖苦小丫头。 桑乔没说自己是为了边管家不能再烧制瓷器而叹气,她指着自己咕咕叫的肚子道:“不是我叹的气,是肚子自己叹的气,它说它太饿了,再不吃饭就要瘪了。” 桑乔的话把边管家以及恰好听到的老爷子老夫人逗得哈哈大笑,吃饭时,硬是让罗婶把桑乔的饭压的结结实实的,务必要让她吃饱。 下午,边管家赶桑乔去午休,桑乔小睡了半个小时,再下楼,她新鲜出炉的家教已经坐在了客厅,边管家正在向她的新家教说她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