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功接棒-《重回1990当首富》


    第(1/3)页

    倪星南十分的高兴,李兴文的办法还是很管用的。

    曹明旭皱眉道:“倪老,现在对方所说的真假,无法确定。”

    “应该错不了。”倪星南激动的不行,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想法。

    看到倪星南这个样子,曹明旭眉头微微一皱。

    “倪老,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跟李总说一下。”曹明旭提醒道。

    倪星南听完愣了下,最后点了点头,“如果对方来头真这么大的话,是要跟李总说一下,那你去通知李总,我去接待那人。”

    曹明旭赶紧道:“倪老,您先考察一下他的相关技术,别急着做决定。”

    “行了,我知道了。”倪星南说完后便直接走了。

    看到倪星南激动的样子,曹明旭一脸的无奈。

    曹明旭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倪星南对这方面的事情,太不敏感了。

    如果对方是骗子的话,那到时候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曹明旭不敢耽误,赶紧去通知了李兴文。

    这件事情,还得让李兴文出面才行。

    李兴文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的惊讶。

    张京华这个名字,他在前世听过太多次了。

    尤其是芯片这个行业,张京华可以说是华夏芯片之父。

    按照历史的进程,此时他应该在国外才对。

    现在突然回国,这个时间点太不对劲了。

    李兴文想到这些疑点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方可能是骗子。

    转念一想,李兴文又觉得不太可能。

    现如今的张京华,在华夏而言是籍籍无名的存在。

    恐怕没有哪个骗子,会想着冒充他的身份。

    相比于后世做出来的成绩,现在的张京华只是一个年轻人。

    他没有去过台积电,也没有在华夏创立芯片公司。

    不管从哪一方面讲,他在芯片行业可以说是毫无建树。

    想了一下,李兴文决定亲自去一趟深城。

    如果对方真的是张京华,李兴文走这一趟十分的值得。

    做了决定后,李兴文立马告诉曹旭明,他明天就会动身过来。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曹明旭十分的惊讶。

    从李兴文的态度来看,他似乎很看重这个张京华。

    这就让曹明旭有点不理解了,难道这个张京华是什么重要人物?

    想了一下,曹明旭决定要好好调查一下。

    他想看看这个张京华,到底是一个什么来头。

    第二天,李兴文直接来到了深城。

    对于李兴文要来深城的事情,曹明轩早就告诉了倪星南。

    李兴文来到研发所的时候,倪星南带着张京华在办公室等了一阵子。

    “李总,这件事情你得好好帮倪总把把关。”

    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曹明旭突然道。

    李兴文微微一笑,“你这是在担心什么?”

    “倪老在科研方面的成绩,自然不需要我多说什么。”曹明旭说,“可是在用人方面,倪老的眼光并不好。”

    听到这里,李兴文立马就明白曹明旭的意思。

    “你放心,我今天亲自前来,就是为了保证这件事情不会有什么意外。”李兴文说。

    曹明旭听到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

    有李兴文在的话,就不怕对方有什么不利企图了。

    看到曹明旭这个样子,李兴文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这一点看得出来,曹明旭对于倪星南十分的了解。

    前世的倪星南,确实在看人用人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当初有一个毕业于哈工大的人,拉着这个学校的教授一起开了一家公司。

    公司建立起来后,他们主要是给摩托罗拉做外包,后来公司并入了日立集团。

    日立集团的项目失败后,此人手里刚好有一个研发团队。

    在这种时候,倪星南正好离开联想。

    此人立马找到倪星南,说他手上的这个研发团队如何的厉害,绝对能够研发出属于华夏的芯片。

    倪星南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可就高兴坏了。

    为了尽快的有结果,倪星南不要一点股份,帮着他们跑政策拿资金。

    最后,在倪星南的努力之下,硬生生跑出一个国家八六三项目。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打造属于华夏的芯片。

    倪星南不知道的是,他在忙前忙后的时候,此人却在忙着争权夺利。

    这人用了不少的手段,把公司两个元老全部踢了出去。

    最后这两个元老的股份,全部给了他的弟弟和弟媳。

    倪星南整天四处要政策拿资金,研发人员没日没夜,辛辛苦苦的搞研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性资金扶助。

    按照这么一个趋势,如果他们好好搞的话,确实能够研发出属于华夏的芯片。

    这个时候,此人却忙着绕开国家上市,偷偷跑到开曼群岛注册新公司。

    这个公司,有着倪星南的加持,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在这其中,有不少爱国企业,主动离开了英特尔阵营,想要使用华夏自主芯片。

    结果上门谈合作的时候,却被这人拒之门外。

    理由很简单,说他们只要政府订单,看不上这些企业的小订单。

    这人拿了国家的政策资金,不肯投入到芯片的后续开发,转而去做了小灵通,去搞房地产。

    最后这个国家八六三项目,算是彻底黄了。

    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得出来,倪星南这个人研发确实没得说。

    可是在人情世故,看人的眼光上面,真的是不太行。

    曹明旭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急急忙忙的通知李兴文。

    看来之前在联想,倪星南就因为这个吃过不少的亏。

    李兴文没再说什么,直接来到了倪星南的办公室。

    看到李兴文进来,倪星南和张京华连忙站了起来。

    “兴文,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倪星南脸上带着笑容。

    张京华一脸的拘束,对着李兴文点了点头。

    李兴文心里十分的高兴,真的是华夏芯片之父张京华。

    此时的张京华,年纪还不到四十。

    对比前一辈子,现在看起来年轻不少。

    李兴文笑着伸出手,“张先生,你好。”

    “李总,你好。”张京华有点受宠若惊。

    李兴文这个名字,张京华在国外听过不少。

    今天见到真人,张京华多少有点惊讶。

    李兴文太过于年轻了,这一点张京华之前是真的没有想到。

    李兴文伸手道:“请坐。”

    “兴文,京华对于芯片行业的认知,超出了我的想象。”倪星南说。

    从倪星南的表情看得出来,他对于张京华十分的满意。

    李兴文微微一笑,“看来倪老对他很满意。”

    “非常满意。”倪星南笑着说道,“我准备让他来当我的副手,你看怎么样?”

    李兴文微微一笑,并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

    “张先生,我听说你之前在德州仪器工作,怎么会突然想着回国?”

    听到这个问题,张京华一点都不惊讶。

    “李总,我在台省长大,长大后在国外留学,后面留在德州仪器工作,可我一直没有忘记一件事情,我是一个中国人。

    实不相瞒,我现在在德州仪器工作,就是为了积累足够的经验,一有机会我就会回国,投身到大陆的芯片事业。”

    听到张京华这样说,李兴文肃然起敬。

    这样的人物,不得不让人佩服。

    倪星南听到这话,满意的连连点头。

    看得出来,他对于张京华十分的欣赏。

    张京华这样说,李兴文心里再无担忧。

    “倪老,研发所这里的事情由你负责,我没有意见。”

    李兴文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同意了倪星南对于张京华的安排。

    “那好,明天我就跟他签合同。”倪星南直接道。

    张京华说:“签合同的事情先不着急,我们先说一下工作的事情。”

    对于张京华这个态度,李兴文和倪星南更加的满意了。

    有这样的人在,何愁华夏的芯片事业发展不起来?

    李兴文这次来到深城,并没有急着回去。

    张京华能够加入研发所,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趁着这个机会,李兴文请倪星南和张京华两人一起吃了顿饭。

    张京华实在没有想到,李兴文对他的态度会如此之好。

    要知道他这次回国,凭借的就是一腔热血。

    张京华回国之后,就开始有点后悔了。

    他工作辞的太快了,一点余地都没有给自己留。

    到了机场,张京华认为他应该先跟倪星南打个电话的。

    带着忐忑的心情,张京华下了飞机后,便直接来到了研发所。

    幸运的是,倪星南对他十分的看重,当下就拉着他聊了好几个小时。

    倪星南的态度,直接让张京华松了一口气。

    更让张京华惊讶的是,李兴文的亲自到来,让他再没有一丝的担忧。

    李兴文的态度很明显,只要能够研发出属于华夏的芯片,不管花多少钱都不在乎。

    有了这种保证,张京华对于未来的芯片事业,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研发方面有倪星南,资金方面有李兴文,张京华认为华夏的芯片,有这很大的希望追赶上发达国家。

    经过这一顿饭,张京华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尤其是对于李兴文,张京华十分的佩服。

    李兴文如此年轻,能有拳拳爱国之心,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一顿饭,三人交谈甚欢。

    对于华夏未来的芯片行业,三人都是信心满满。

    三个人在吃饭的时候,倪星南这篇论文在国外,总算引起了一些震动。

    国外的这些芯片企业,连夜召开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关于倪星南的这篇论文。

    他们没有想到,华夏竟然能够出这么一篇论文。

    从这篇论文的内容来看,大部分的企业认为湿式光刻法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方向是没有错,并不代表他们会进行这样的研发。

    现如今的光刻法,最大的限制就是光刻机的光源,波长卡在一百九十三纳米。

    芯片的制成缩小到六十五纳米的时候,已经无法再进一步发展了。

    想要继续发展,光源的波长必须再次缩短。

    这个时候,半导体行业巨头尼康和佳能发挥传统技能,选择了保守求稳。

    他们寄希望于一百五十七纳米波长光刻,以空气为介质的干式光刻技术上的突破。

    只要能够突破这一层,他们就能继续领跑这个行业。

    殊不知,这个技术的突破太过于困难。

    前世他们研发了多年,最后还是被湿式光刻法超越了。

    这一辈子,李兴文的出现,让湿式光刻法更快的登上了舞台。

    至于这篇论文在国外的反响,跟前世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湿式光刻法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想要实现却十分的困难。

    在如此精密的仪器中加水,这个不是说说就可以实现的。

    更为重要的是,现如今的光刻机厂商,已经将大量的研发投资,押注在一百五十七纳米干式光刻机。

    此时让他们再开具一条技术路线,投资风险太大了。

    第二天,尼康这边立马就发表了一篇反对的论文。论文的内容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在批判倪星南是在痴心妄想。

    最终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湿式光刻法他们看来,根本是无法实现的。

    行业大佬都这么说了,众人对于这篇论文顿时就没有了什么兴趣。

    国外关于这篇论文的看法,很快就传回到了国内。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华夏这边自然是十分失望。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倪星南亲手写的的论文,会被对方贬得一无是处。

    对于这一件事情,倪星南不仅不生气,反而十分的高兴。

    李兴文对于这件事情,预估的十分准确。

    倪星南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赞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