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追寻那遥远的光明…… 伴随着这个男人的歌声,一个清冽的女声响起: “好安静的上沪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沪。好像整个上沪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刚才那场雨下得真舒服,空气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滨柳,你看,那水里的灯,好像……” 这时候,镜头终于转到了长椅上的一对男女脸上。 彭毅诚穿着长褂和围巾,依偎着坐在于舒茵的身边。 这已经是他们两个今天第五次拍摄这段戏了,前四次拍摄的效果都比电影刚刚开拍时好得多,但都无法达到彭毅诚自己心目中的要求。 可是他总有一种预感,这一次他们和于舒茵一定能把这段戏拍好。 因为经历了长达三个多月的磨合,彭毅诚终于找到了那种乱世中,和爱人永别的痛楚。 而他和于舒茵之间的默契以及感觉,也终于走上了正规。 果然,这次两个人再演这段戏,从彭毅诚哼歌的感觉,到于舒茵说起上沪的夜的感觉,再到彭毅诚牵起于舒茵的手的样子。 每一个细节,好像无数次出现在彭毅诚和于舒茵梦中一样。 他们两个人好像不在一演戏,而是在演一场无比绮丽的梦一样。 彭毅诚:好像梦中的景象。 于舒茵:好像一切都停止了。 彭毅诚:一切是都停止了。这夜晚停止了,那月亮停止了,那街灯,这个秋千,你和我,一切都停止了。 于舒茵:天气真的变凉了。(滨柳将外衣披在于舒茵身上)滨柳,回昆明以后,会不会写信给我? 彭毅诚:我已经写好了一叠信给你。 于舒茵:真的? 彭毅诚:而且,还算好了时间。我直接寄回你昆明老家,一天寄一封,明天你坐船,十天之后,你到了昆明,一进家门,刚好收到我的第一封信。接下来,你每一天都会收到 我的一封信。 于舒茵:我才不相信,你这人会想这么多! 彭毅诚:(从于舒茵身上外衣口袋里拿出信)所以,还没有寄。 于舒茵:我就知道。 彭毅诚:(将信交给于舒茵)这样,你就确定可以收到了。 于舒茵:(走动,彭毅诚跟随)有时候我在想,你在昆明呆了三年,又是在联大念的书,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同校三年,我怎么会没见过你呢?或许,我们曾经在路上擦肩而 过,可是我们居然在昆明不认识,跑到上沪才认识。这么大的上沪,要碰到还真不容易呢!如果,我们在上沪也不认识的话,那不晓得会怎么样,呵。 彭毅诚:不会,我们在上沪一定会认识! 于舒茵:这么肯定? 彭毅诚:当然!我没有办法想象,如果我们在上沪不认识,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空虚。好,就算我们在上沪不认识,我们隔了十年,我们在……汉口也会认识;就算我们在汉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