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 中医想出许多药物试图来软化血管壁,软坚散结,化瘀通络。 西医不承认之。 比如中医说童子尿可以软化血管,西医说哪有这回事。 可他们转身就从尿液里提取出一种尿激酶来进行溶栓治疗。 (所以,当代西医发展的历史,有时就是在不断pua着中医,然后又偷偷地把中医的一些研究成果拿过去使用,转化成他们的东西,然后回头过来继续pua中医。) 血流的原因。 其实就是怎么能让血流保持相对适宜的流速流量,怎么能让血流稀稠合适。 血管遍布全身上下,很明显任何器官和气血变化都能影响到血流。 最主要的不外乎三个器官,心、肝、肾。 心脏不用说,那是血液之泵。 其次是肝和肾。 肝藏血,肾滤血。 此外肝肾产生的激素会直接影响到血压的高低,比如西医说的血管紧张素什么的。 中医认为,热、火、风、湿、寒等因素是影响血流的主要因素。 (湿聚成饮,饮凝成痰啊,而寒凝血淤,火可煎湿为痰……) 这些因素莫不和肝肾关系密切。 所以,中医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很多时候都要调理治疗肝和肾。 中医把高血压证型主要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和气虚痰浊四大证型。 你看,这里面有两个证型直接点到肝和肾。 而其他两个证型,其实也和肝、肾、脾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然,这是现代中医学对高血压的分型,古中医对高血压是没有概念的。 古中医里,高血压根据其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应该属于“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 现代中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都是基于古中医研究出来的。 (其实没有这样的研究也照样治疗,只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西医高血压的概念。 因为药方都是根据古人的经方和验方加减变化而成的所谓的自订方。 当然,也算一种与时俱进。)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