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姿势有些怪异,那字写得也有些怪,不过阮绵绵远远超出了初学幼童的境界,更是刷新了阮耿的认知。 阮耿抑制住内心的惊涛骇浪,安安静静伫立在案前看着。 最初是写得有些不顺畅,不过阮绵绵慢慢,字是越写越好。 听过进步神速可没见过进步逆天的,阮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阮绵绵放下笔时,纸上第一个字与收尾的那个字对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阮耿激动得说不出话了,他拿起阮绵绵所写的快速浏览愈发吃惊,正是他读的《中庸》前两页,而且是一字不差。 “祖父,我厉害吧。”阮绵绵得意洋洋说道。 “厉害,太厉害了。” “那你是不是该奖励我啊?” 发现祖父是打心眼维护自个儿,阮绵绵感动之余决定再暴露点本事顺便要个奖励。 “说说你想要什么奖励?”阮耿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此刻哪怕阮绵绵要摘星星他也必定想尽法子。 “以后,祖父准许我来书房看书可好?”阮绵绵见阮耿满脸笑意又加上句,“还有,让我借回去读。我保证,绝不弄坏,看完赶紧送回来。” 谁能拒绝个勤奋好学的小萌娃呢?阮耿爽快地答应下来,同时他心里头琢磨着,要敦促老太婆尽快给三房换个住处。 其实阮耿早就盘算过了,他看上的就是原来阮祈居住的“烟笼院”,那里离福安堂最近。 不过阮老夫人睹物思人,时常去烟笼院看看,也不知道肯不肯,阮耿决定回头再与她好好说说。 阮绵绵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往回走,她心情极好,阿东奉命帮她拿书、将她送回篱落居。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阮绵绵想通过书籍了解这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回到篱落居之后,周芸宁又惊又喜自不用说,阮绵绵也找到了理由,反正有祖父教导,她就不用去学堂了。 侯府有侯府的规矩,各位公子年满七岁就要搬到“磨砺斋”。 阮耿是武将出身,院落名取自“宝剑锋从磨砺出”,寄托了他对孙辈的殷切希望。 每次回府,兄弟四人会兵分两路去大房、二房用膳,吃完后与各自的爹娘唠唠家常,再回到磨砺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