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芳兰生门-《刘备的日常》


    第(1/3)页

    《史记·匈奴列传》“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扆、驴、骡、駃騠、騊駼、驒騱。”

    马、牛、羊、驴、骡,人尽皆知,并不稀奇。然,橐扆、駃騠、騊駼、驒騱,又是何物。

    橐扆(tuo        yi),便是骆驼。《史记索隐》说“背肉似橐,故云橐也。”背上坨肉像囊,故名。

    駃騠(jue        ti)亦作“駃题“。乃骡之一种。大部分骡马,乃公驴与母马杂生,称马骡,外型近马。駃騠,却是公马与母驴所出,称驴骡,外型更近驴,而弱于马骡。或曰“骡骡之子,千里駃騠”。又指其为“骡骡所生”。事实上,就刘备所知,绝大多数骡马并无生育能力。然传说亦有例外。一千只公骡与一千只母骡中,有且仅有一对可生出駃騠。颇多物以稀为贵。

    騊駼(tao        tu),驒騱(tuo        xi),皆是野马。

    騊駼,毛色以青为主,驒騱,毛色呈鳞状斑纹、前蹄皆白的青马。

    《山海经》有载“北海内有兽,状如马,名騊駼”。《逸周书·王会》又曰“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甘肃通志·杂记》亦说“扁都口南五十里有野马川,出野马,古所谓陶涂(騊駼)者也。”

    换言之。时下匈奴马,便是騊駼、驒騱等,野马杂生后代。

    匈奴人驯化野马,再与家马混种,诞生出白马,青駹马,乌骊马,骍马,四种优良战马。

    或有人问,全部驯化,岂非一劳永逸。事实并非如此。任何马种,若不适时补充新鲜血液,皆走以下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优势基因,不断退化。故保持一定数量的野马种群,不断引种,对维持良种,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漠北高原,野马数量极为可观。

    先前捕捉的乌骊马,便是被刻意放养的家马与养马,杂生后代。而靠近北海,刘备终于捕获到了原生马群。驒騱,亦作“驒奚”,散布于北海沿岸。蹄坚似铁,奔逐如风。太史慈并黄叙,精锐进出,竟追之不及。

    问过营中厩令。答曰《汉书》有载,大宛国贰师城,近有高山,上生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于是大宛国人,春季时,趁夜将五色母马置于山下。野马下山,遂与母马交。所生马驹,汗出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便是汗血宝马。

    太史慈心领神会。然黄叙却问曰野马公母皆有,为何只置母马?

    厩令笑道头马必是公也。

    黄叙又问今已深秋,如之奈何?

    厩令再答隆冬将至,积郁伤身,正当释也。

    于是从已驯服的乌骊马中,择数十匹“五色母马”,趁夜色放于北海之滨。

    及后半夜,忽听群马嘶鸣。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直至天明。

    数十匹乌骊母马,抖擞精神,鱼贯回营。是夜,又闻营外群马奔逐。竟有头马,寻芳而至,奔冲入营。引群马争相奔入营中。

    见野马如过江之鲫,自投大营。众人无不大喜过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