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神都洛阳-《刘备的日常》


    第(1/3)页

    “小弟!”刘备笑着招手。

    张小胖纵马来到车窗边,急忙抱拳行礼:“见过大哥。”

    刘备点头:“一路辛苦。”

    “俺不辛苦。倒是大哥,一路可好?”张小胖憨声问道。

    “还好。”见车队已抵达东郭门下,刘备便没有细说。验过传证,门吏这便放车队入内。

    “崇义里东有七里桥”。“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时人号为三门。离别者多云:‘相送三门外’。京师士子,送去迎归,常在此处。”

    后世关于东汉洛阳城郭的记载,并不多。且汉末时,整个洛阳城被董卓纵火焚毁。后曹魏原地重建。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迁都于此。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城”。

    后世关于洛阳城郭的记载,多见于北魏时期。地名亦多录自北魏。

    不过依刘备猜测,无论是曹魏的重建,还是北魏再造,这些流传下来的地名,应该不会擅动。正如后世许多地名,依然沿用古时流传下来的名字一样。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明的传承。

    城市被毁,断壁残垣仍在。这些地名,自然也都在。

    闾里制度,刘备并不陌生。建造临乡时,他便以闾里来命名街道。又在闾里之上,另设街衢。街衢,便是后世的街区。

    比起楼桑的高楼林立,洛阳东郭内的建筑,更多雍容大气。一个个闾里,沿御道一字排开。又以纵横的街道相互分割。闾里内建精舍。精舍皆为重楼。且多为三合院样式。由三座精舍及夯土包砖垣墙,围拢的院中,广种花木。另设假山鱼池,亭台曲廊。放眼望去,街道笔直,闾里方正。宅院成方,树木成荫。行人衣着华贵,街道宽阔平整,车马穿行其间,一副盛世景象。

    刘备问过张小胖。这几日一直借住在恩师府中。

    洛阳内城,被南北两座宫城占据了大半空间。余下区域寸土寸金。唯一可供官吏居住的,便只剩下步广里和永和里。能住在此地之人,皆是皇亲国戚,三公九卿。低级别官吏,便不用想了。故而朝中一般官吏的府邸,便多设在城郭。恩师和刘备一样,也是由东门入洛阳。府邸便在东郭,一处名叫‘建阳里’的里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