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薪尽火传-《刘备的日常》


    第(2/3)页

    如此待遇,淮泗山民又岂能不举族迁来!

    伐薪可不是伐木。而是将多余的枝杈砍下。砍下枝杈,亦利于树木过冬。待明年春暖花开,断枝自会重发。如此反复。伐薪需要壮劳力。妇孺只能进野林,捡拾掉落的枯枝为柴。故而大者谓薪,小者谓柴。

    楼桑、西林、督亢,数万聚居。靠拾柴远远不够。附近州县的薪柴,便水陆并进,源源不断的运往楼桑。还有许多樵夫,推着满满一辘车的薪柴赶到楼桑售卖。

    《四民月令》:“二月,收薪炭。炭聚之下碎末,勿令弃之。捣、簁(筛),煮淅米泔(淘米水)溲之,更捣令熟。丸如鸡子(鸡蛋),曝干。以供笼炉种火之用,辄得通宵达曙,坚实耐久,逾炭十倍。”

    笼炉种火,便是指熏笼、火炉里的火种。

    这里说的炭,便是指木炭。伐薪烧炭南山中。将木材烧成木炭,对楼桑这样楼宇密集之地,非常重要。木炭由木材干馏而得,燃烧时没有烟产生,也无异味,没有火焰,不爆火星,灰分低,发热量大,燃烧时长,清洁、安全。

    楼桑薪炭皆收。薪柴多用来烧锅炉,供应热汤暖气。木炭则用来炖锅、煮酒、薰衣。

    除去薪炭,此时亦有煤炭。

    时下,煤被称为石炭、乌薪、黑金、燃石,《山海经》最早记述了煤的存在,称之为“石涅”。

    煤是先民最早利用的能源之一。战国时便有将煤炭用于军事的记录。《墨子·备穴》:“百十每(煤),其重四十斤,然(燃)炭杜(佐)之,满炉而盖之,毋令气出。”

    西汉时,中原就开采并使用煤。后世在两汉民居火炕,炼铁遗址中,均发现了燃烧过的煤炭和未燃烧的煤饼。

    说明刘备身处的时代。中原已将煤炭作为取暖能源和炼铁能源,而普遍使用。冶铁一般都要靠近燃料产地。《盐铁论》:“盐冶之处,大校(抵)皆依山川,近铁炭”。这里的“炭”就是指煤。

    时下,煤炭开采技术趋于完备、燃用技术日臻成熟。煤炭开采、使用,因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