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闻言,嬴政心下有了些许好奇,就连一旁的李斯也是如此,他们都记得当初赵术第一次亮相。 “赵高,将东西拿进来,然后去一盆水,让赵术将军给寡人演示!” “诺。” 一刻钟后,便有内侍端来铜盆,赵高将赵术带来的香皂也捧了进来。 从赵高手中接过香皂,赵术看了一眼秦王政,道:“王上,没有对比,看不出来效果。” , “末将请示王上,让臣与赵府令,以墨染手,然后分别以宫中清洗物,与香皂洗手,以作验证。” 此时的赵术极为的自信,他可是清楚,这个时候的最常见的便是,潘,皂荚。 沐稷而靧粱,是这个时期对君子的日常洗浴的要求。 其中《礼记》中的《玉藻》篇中有这样的说法:“日五盥,沐稷而靧粱。” 这里的“沐”是洗头发,“沐稷”,即用淘洗稷的水来洗头发;“靧”即洗脸,“靧粱”就是用淘粱的水来洗脸。 春秋战国的有身份的人,要求每天洗五遍手,用淘洗稷粱的水来洗头洗脸。 这个时代,将这种洗漱品,称之为“潘”或“潘汁”。 其实就是淘米水。 只是用淘米水做洗涤用品,成本并不低,在谷物并不富足的时代,淘米水对普通人家来说可谓奢侈品。 民间其实用的是一种更为廉价的洗涤物,皂荚。 也就是皂荚树所结出的果实,含有胰皂质,其汁有极强的去污能力。 真正的穷苦,则是用草木灰的水来处理,被称之灰水。 至于秦王宫,就不能与民间相比了,其中至于有什么,赵术也说不上。 但是,最高也不过是肥珠子,甚至于出现了澡豆。 根据赵术的了解,肥珠子又名无患子,是一种中药,这种树生长在高山之中,其果实大如弹丸,核子坚硬,黑色,有核,正圆如珠。 每年十月份,便开始采摘果实,将其煮熟去核,与麦面或豆面和在一起捣,做成“澡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