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殿下,这是吏部送来的授官名册。” 靠坐沙发椅之上,小宝太监在旁侧细声说道,朱雄英身前御案摆着一份名册。 随手拿起,今科一百六十八名进士,皆在册上。 这也要感谢老朱,若是放在后世,哪怕是中了进士,二三甲想要当官也得排队等上几年,因为位置不够。 而洪武这一朝则是特殊,属于空多人少。 其他人怎么安排,朱雄英并不在乎,他的目光放在了三杨的名字上。 按照惯例,一甲前三,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然后干几年在翰林院内升迁,之后平调到六部。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翰林院升官简单,品级上去了,之后平调六部就能顺理成章的进入要职。 “这刘老头果然很懂我。” 朱雄英嘴角微扬。 名册之上,杨士奇授翰林院修撰,后面还加了一行,假吏部主事事,杨荣授翰林院编修,假兵部主事事,杨溥授翰林院编修,假都察院经历事。 ‘假’的意思,就是暂代。 朱雄英本意便是如此,三杨既需要在翰林院,方便给自己批折子,也需要进入六部或是都察院这等实职部门历练。 而且刘基的眼光明显极为毒辣,杨士奇入吏部,说明刘基也是打算将其当做接班人培养,让杨荣进兵部,则是一眼看出了杨荣的知兵之才,而杨溥生性谨慎细致,都察院再适合不过。 在名册之后,还有一份任免名单,很多人朱雄英没兴趣,他只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升户部主事夏原吉为户部郎中,主浙江清吏司。 这让朱雄英突然想到,前天晚上他下旨户部找出符合‘庚申、葵卯、丁亥、壬辰,双人余’的女子,而夏原吉一眼就判断出来他要找的人是徐妙锦。 夏原吉… 朱雄英不禁想到上辈子的一段史料。 永乐二十二年,北征大军到达榆木川时,成祖病危,对左右而言:“夏原吉爱我。”,说完便驾崩了。 由此可见夏原吉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来人,宣夏原吉。” 朱雄英倒要看看这个被后世史料誉为‘股肱之任’、‘蔚为宗臣’的夏原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才。 同时,他也很好奇。 夏原吉是怎样判断出来朱雄英要找的就是徐妙锦,毕竟那时候就连朱雄英自己都不知道他要找的是哪个徐姓女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