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宇卸完柴禾,用杨万拿来的木杆子暂时绑在两台拖拉机的拖车上,连上了电。 在江宇实验灯光效果的时候,李金友和白连杰骑着自行车下班了。 两人看到小队队部门前紧贴道路停了一排拖拉机吃了一惊。 中午他们上班的时候,这里还空旷一片,短短几个小时这里边儿就变了模样。 “江老侄!这些拖拉机都是你弄来的?” “是啊!这不是要修道吗?弄不着专业修道的工程机械,弄几台拖拉机拉了石头,沙子还是可以的。” “你从哪里弄这么多拖拉机?” “买的呀!用贷款买的。” 李金友知道江宇在农村信用社贷了一笔款,只是不知道具体数额而已。 “一下买这么多?” “呵呵!这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我要是把我的拖拉机都开回来,队部这房前左右都能占满了。” “唉!你小子是真特么能耐,十台拖拉机你说弄就弄回来了,与你相比我怎么感觉自己都是白活了?” “李二叔!有句话说的好,人比人该死货比货得扔。二叔!您不能和我比,和我比您真的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滚蛋!说说你还来了,今天各小队队长都到大队来开会了,就你这小子没来,你还是修到这件事的倡议者。” “上午我不都说了吗我有事儿就不参加了。” “各小队队长回去开始做动员了,估计两天后人就可以动员完毕,过了十五就动工怎么样?” “好啊!过了十五咱就动工,估计到3月10号左右道就修完了,一点儿不耽误春播。” 他们又不是修油漆道,就是把原来的道挖开,往里填沙子石头,加大道路的承重力,有半个月的时间,足以把这段路修出来了。 “明天咱们把这条路好好捋一遍,看看哪里该修,哪里不该修?” 这条路段有一些地方地面坚实的像石头一样,就不用修理了。 比如黄岭村和岭东村之间那段有三百多米长的路,就是在两村之间那道岭的岭尾处修建的。 在大干快上年代,为了节省耕地,这段路是凤窝堡村百姓生生从岭上开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