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洪武空印案,永乐银杀人。(二合一大章)-《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第(1/3)页

    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朱胖胖心中一阵庆幸。

    还好自家臭小子回来了,否则让他来处理这件事,肯定会被烦的头疼不已。

    没回应下方众人,朱胖胖给朱瞻圭使了个眼色。

    示意朱瞻圭可以登场了。

    这件事他只是资格一知半解,整体计划也是朱瞻圭制定的,这事儿他不便插手。

    朱瞻圭回了一个收到的眼神,轻咳一声,看着率先站出来的官员缓缓道。

    “刘侍郎,锦衣卫抓人自然有充足的证据。你身为朝廷重臣,理该明白这个道理,何来的无缘无故之言!

    下方一阵沉默。

    不是被问的哑口无言,而是觉得朱瞻圭这话太恶心。

    你们老朱家无缘无故,没有证据就抓的人还少吗?

    哪一个案子不是先怀疑再审问,然后定罪。

    别的不说,就说你家的老爷子,因为心情不好,牵连他人的事情海了去了。

    你爷爷的爹更牛逼,前面还收着点,到了后面连理由都不找了,说杀人就杀人。

    这都是你们老朱家干的事儿,哼,何止无缘无故啊,简直就是随心所欲。

    薪水给那么低,还天天要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上朝,要不是为了当官能有点权力捞点钱,喊我们爹都不给你们老朱家当官。

    “那敢问殿下,那些孩子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然要被关进锦衣卫诏狱!”

    姓刘的侍郎咬了咬牙,高声询问朱瞻圭,以什么罪名抓他们的孩子。

    朱瞻圭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坦明道。

    “买卖银罪,买卖朝廷货币,藐视君上,违背圣意!”

    朱瞻圭张嘴就报出了4个罪名,而且一个比一个严重。

    下方听着的众人,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果然是这件事。

    知道了原因,但众人却不死心。

    如果不挣扎一下,这4个罪名定下来,自家的混小子,随便问问就可以拉到菜市口砍头了。

    前两个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后两个太严重,个个都是杀头的罪名。

    “殿下,您可能有所不知,在民间,因为宝钞贬值的原因,很多百姓都不相信朝廷发放的宝钞,反而更认可金银!”

    “宝钞交换银子,已经是众人的习惯。”

    “我们那些子侄,花银两换取百姓手中的宝钞,并非是有什么坏想法,主要是想帮助那些百姓,省得他们因为宝钞囤在手中贬值而亏损!”

    “钱对于百姓而言可是命根子,手中拿的钱一天一个价,百姓心中自然不安,随时会引发对朝廷的不满。”

    “我们那些孩子拿银子买百姓的宝钞,其实是为了朝廷着想!”

    姓刘侍郎脸不红眼不眨,把家里的那帮崽子,因为贪心收购宝钞的事情,直接说成了为朝廷为百姓着想的良家子弟。

    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表示自家孩子确实是这个想法。

    甚至还有的直言说,孩子在做这件事之前,还跟他们请教了一下,他们是倍感欣慰,才同意孩子去做的。

    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啥的,而是想帮助朝廷解决,因为宝钞泛滥,百姓担心贬值造成民心不稳的问题。

    看着下方众人的嘴脸,朱瞻圭心里一阵冷笑。

    那句老话说的果然不错。

    当官的嘴,害人的鬼。

    只要对这帮家伙有利的事情,死的都能说成活的,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朝廷禁止个人组织收购宝钞的命令,早就下达了,而且还是三令五申,朱瞻圭才不信这些人不知道。

    这些家伙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以为家里的孩子,只是买个几百两宝钞的小事。

    百两银子的小事,哪怕皇上再不高兴,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砍了。

    在这些人想来,皇上估计是碍于诏令的原因,不把这帮小崽子们抓起来警告一下,觉得威严受到了侵犯。

    所以昨天连问都不问,就把人给抓了起来。

    其目的是等着众人把台阶送过来,好顺坡下驴,这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是,就此结束。

    只可惜这帮家伙根本不知道,他们家的那些混崽子,为了赚这笔钱,花了多少银子购买宝钞。

    如果他们知道数量的话,估计就不会说这话了。

    毕竟几百两的事和几万两的事是两个概念。

    至于藐视君上违背圣意这两个罪名,在他们想来,只是老爷子说出来吓唬人的。

    这两个罪名要真的按实了讲,被抓的没有一个能活的。

    朱棣哪怕再心狠手辣,也不会丧心病狂把满朝大半文武的儿子侄儿,全部都杀了。

    这其中很多大臣,可都是跟着朱棣一路南征北战的老臣,甚至有不少现在还在北方为大明朝征战。

    朱棣如果真的铁石心肠,不留情面的严肃办理,那整个朝廷绝对会翻天。

    造成的结果,会让忠诚于朱棣的那些老臣们,对其离心离德。

    朝廷虽然能换人,但需要时间,新上来的人,无法第一时间掌控整个局势。

    如此一来,朝廷想要恢复稳定,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好一个为国为民啊!”

    “好一个众所皆知!”

    朱瞻圭轻笑一声,看着跪在最前面的刘侍郎。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刘侍郎的儿子叫刘回吧!”

    “回殿下,刘回正是臣的犬子!”

    朱瞻圭微微点头,看着刘侍郎问道。

    “违背圣意,藐视君上,这两件事咱们先不提,我想问问刘侍郎,你可知道你儿子买了多少宝钞!”

    刘侍郎想了想,估计了一下儿子大概有多少零花钱后道:

    “以臣的估计臣那犬子,应该买了有百两之多,再多臣估计他就拿不出钱了,毕竟他每月的零用是有限的,再加上我那犬子花钱有点大手大脚,估计也剩不了多少钱。”

    朱瞻圭笑笑不再多言,看向了另外一个官员。

    “你觉得你儿子能买多少?”

    “回殿下,臣估计应该跟刘侍郎的公子差不多,臣家境并不富裕,所以对金钱方面管得非常严,顶多也是百来两银子!”

    接下来朱瞻圭一一询问,得到的回复,都是几十两上百两,最多的一个也就是两三百两银子。

    “你们还真有钱啊,能给孩子这么多零花钱!”

    大概询问了一下,朱瞻圭轻笑的调侃了一声。

    下方的众人一阵尴尬。

    刚才光想着自家孩子有多少钱了,一时间忽略了别的问题。

    不过众人脸皮也够厚,都装作没听到这句话。

    孩子有这么多零花钱怎么了?

    这都是孩子从小到大,一年一年攒下来的。

    官宦子弟十几年攒个百十两银子多吗?

    朱瞻圭也没在这事上多问,官员屁股下面有几个干净的?

    真要一一查起来,这满朝文武至少有九成都要被刷下去,剩下的一成要么是真的清廉的,要么是刚上来还没有机会捞钱的。

    “看来各位对自家的孩子,还是不够关心呀,不然也不会报出这些数字!”

    朱瞻圭在身边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起身,拿起老爷子龙椅旁边桌子上放了一叠纸,走下了台阶,站在了诸位官员的面前。

    “刘侍郎,这是你儿子的,你自己看吧。”

    朱瞻圭抽出一张,递给了跪在他面前的刘侍郎,同时还好心的提醒一句。

    “我劝你做好心理准备,不然你看完以后,可能会直接气背过去!”

    刘侍郎闻言心里一阵忐忑,看了一眼,让太监给别人发纸张的朱瞻圭,心慢慢的提起,咽了口唾沫低头看向了手中的纸。

    这是一张银行贷款明细,上面写着他儿子的名字和家庭住址,以及他的姓名和官职。

    在这些的下方,有五段内容。

    朝廷刘侍郎之子刘回,以其父亲的身份作为抵押,某年某月某日,在本行贷款二万两。

    朝廷刘侍郎之子刘回,以刘家传家宝双凤玉佩为抵押,某年某月某日,在本行贷款二万两。

    后面的三条,分别是拿刘家的田产,刘家的房产,刘家的商铺作为抵押,又贷了三次二万两的款。

    前前后后总共加起来正好十万两!

    刘侍郎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最后统计的十万两数字,眼珠子都红了。

    逆子,逆子啊。

    10万两银子啊,这他娘的把全家卖了也不值这么多钱。

    看着眼珠通红身体打摆子,跪都跪不稳的刘侍郎,朱瞻圭心里小小的同情了一下。

    虽然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可这也只是说说而已。

    整个大明官场,能拿出10万两银子的家庭还真不多。

    这一下子败坏出去10万两银子,心态差一点,都能说不准能直接气死过去。

    “殿下,请您告诉臣,这不是真的。”手抖得跟筛糠一样的刘侍郎,眼珠通红的抬头看着站在他面前的朱瞻圭。

    朱瞻圭遗憾的摊了摊手。

    “虽然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这上面每一笔账都是真的,银行那边都有留存,还有你儿子的签字画押和那块玉佩。”

    “你要不信随时可以去查,有半点作假,这上面的钱,我做主一文不要!”

    “扑通!”

    刘侍郎一下子瘫软在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