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源节流-《玉谋不轨》


    第(3/3)页

    “以上我说的都是节流,其实还有开源一法,只是...”顾玉故意迟疑了一下。

    “世侄还有什么法子尽管说,我在朝中倒是还能说上几句话,不要有太多顾虑。”

    张尚书可谓把顾玉当成及时雨,着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顾玉卖了个关子,道:“若说现在能拿出大笔钱财资助清谈会的人,不是在座诸位前辈,也不是我,更不是圣上。”

    李侍郎问道:“那是谁?”

    “商户。”顾玉斟酌了一下道,“若有商户资助,就不愁没钱了。”

    在座众人脸色稍变,大禹朝重农抑商,商户虽富裕,但社会地位很低,他们多少对商户有些瞧不起。

    可就像顾玉说的,此时能大笔资助清谈会的人,也只有商户了。

    李侍郎道:“话虽如此,可我们是开清谈会,又是不售卖商品,如何让商户自愿资助呢?”

    “招商广告。”顾玉道,“贴告示告诉商户,开办清谈会由圣上支持,是件流芳百世的事情。

    若有商户愿意资助十万两,可以在学子的襕衫上绣上商户主人或者店铺的名字。

    若愿意资助二十万两,可在清谈会开办之时,由儒生说出商铺的具体信息。

    若愿意资助五十万两,由官方在御都山为其立碑扬名,百年之内享天下学子敬仰。”

    顾玉说完,只见所有人目瞪口呆,不禁轻咳一声。

    她完全照搬了现代的招商广告思路,但是在这个时代想法过于超前,他们估计一时消化不了。

    李侍郎摊开手,惊讶道:“老天爷,十万两,二十万两,五十万两,那些商户愿意出这么多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