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爷,咱们的粮草不多了。运粮的队伍还没到,也不知道还要几天。” 六月初,宋同带着大部队进驻下蔡,得到的依旧是个破破烂烂的城。 赵登走的时候留下了不少粮食。 那三个贼寇撤走的时候,也没带多少粮食。 不过他们也没好心到留给宋同。 临走的时候一把大火给少了个干净。 这几天一直在下雨都没能阻止火势,火势从粮库蔓延到周围的民房,很多百姓家里都遭了殃。 宋同等人到了,光灭火就两三天。 好不容易整理好了下蔡,还没继续北上,便又遭遇了连日的大雨。 队伍困在下蔡,只能空耗着粮草。 耗了七八日,带出来的粮草就差不多了。 出来的时候带了大半个月的粮草,结果全让下雨天耗在路上了。 “给老方那里去信催一下吧,总这么等着也不是办法。” 宋同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催促。 西头的河南道,魏南带兵进取鲁山。 与淮南东道不同,这边天气晴好非常适合行军打仗。 魏南打了一场胜仗之后,便兵出鲁阳关,直取鲁山城。 大军到了鲁山,只是开了几炮,姜巩便从北门撤了。 丝毫阻挡都没遇到。 这几天姜巩一直在琢磨破解火炮的方法。 可是琢磨来琢磨去,方法没找到魏南已经来了。 为了减少损失,姜巩只能撤退。 走的坚决果断,他和马伟完全不是一路人。 战略层面上讲,姜巩比马伟那种莽夫强多了。 姜巩撤了,结果停不下来了。 撤了鲁山撤龙兴,才十来天时间,一直撤到了汝州。 再撤可就是洛阳府了。 姜巩左思右想打算在汝州府城死守一波试试。 罗信集团的老巢虽然在信阳,但是洛阳、汝州等大城也是他们重点经营的地盘。 这些日子手下将士们的心里工作做的还不错,加上汝州城高墙厚,姜巩打算抗一下。 给罗信的急报早就送出去了,他在等罗信那边给他回信。 姜巩觉得罗信能给他想出克制火炮的办法。 他这边已经做好心里准备等着魏南的人来攻。 结果等了三日魏南的人也没来。 拍了探马出去一查,南军主力还在龙兴郏城一线。 姜巩立刻松了口气,耐着性子等着罗信给他的回信。 魏南这边不是不想进攻,实在是缺粮了。 魏南带的粮食也不算太多。 但他离着房州大本营更近运粮方便。 现在缺粮,只是因为推进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收复庐山、龙兴、郏城等地,看到满城饥饿的百姓,魏南又拿出了一些粮食给百姓们。 这么一搞,能有余粮就怪了。 后头乔景龙也是火急火燎的往前线运粮,只不过山南东道往河南道的路不是很好,运粮速度比较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