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后面这些事情就全都交给了王金石。 实操方面,宋扬的水平是不如王金石的,与其胡乱指点,还不如让王金石自由发挥。 交代好了工作,宋扬去看了枪械工厂,刘保现在是枪械工厂的负责人。 他现在还管着造纸工坊的活。 江州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不足,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担着多个工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枪械工坊这边现在有五十个工人在搞生产,每个月能产出二十把枪左右。 当然,主要的时间都是花在了钻枪管上。 等到蒸汽镗床投入使用,枪管效率能提升很多倍了。 “王爷。您看一下,这是最新生产的火枪。”刘保拿了一把火枪过来。 宋扬接过来一掂量,重量很顺手。 带着火枪来到工坊后面的实验靶场。 “砰砰砰!”几枪之后,宋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新的火枪命中率提升了不少,而且似乎威力也大了一些。 刘保说这是因为工人们渐渐都成了熟手,每个零件的加工都能做到越来越细致。 这样造出来的成品当然也能提升一些效果。 宋扬满意的表扬了一下刘保。 这小子从一个木匠成了造抢工坊的领头人。 跨行业还能把工作做的非常不错,值得表扬。 混沌炮生产车间刚才在就去看过了,那边也是王金石负责。 一个月三十三台左右,产量略微有提升,质量越来越稳定。 到五月底江州将有一百八十门以上的虎蹲炮。 兵器制造上的蓬勃发展,让江州的底气越来越足。 应对危机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宋扬心情舒畅的回到办公室。 正想着再去地里看看,突然又想起来答应过宋云,要给他送一些人员去帮他搞改革。 倒不是大事儿,但是毕竟答应了人家。 于是宋扬便把衙门里面还在值班的十几个吏员集中了起来。 “本王要选五个人去郢州帮忙搞改革,你们看看有人自愿去吗?” 这些吏员都是天灾以后提拔起来的,大家伙基本都是普通百姓。 当然也正是如此,从底层提拔起来的人,才更了解江州的改革。 他们都是改革的亲身经历者。 由他们去郢州再合适不过。 宋扬把这事儿一说,本以为没人愿意去。 没想大家伙竟然争先恐后的举手。 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想着把江州的模式推广出去。 郢州走了江州的模式,以后就得死心塌地的跟着江州混。 宋扬自己都没这个觉悟,没想到吏员们的思想觉悟这么高。 最后没办法,只能抽签选了五个人。 其实一两个人就行了,但是宋扬派五个也是为了防止荆州或者峡州要人。 到时候可以让他们几个直接过去。 没想到这一步却是走对了,峡州的张文海还真就琢磨照办江州模式呢。 万千言都亲自去房州学习了。 宋扬亲自谢了封信,让他们带着,先去郢州报道,然后把信给襄阳的方哲送过。 算是和方哲打个招呼,这五个人怎么分配让方哲看着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