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呵呵。这样吧,举手发言。”宋扬笑道。 俩人又谦让一番,最终乔景龙先开口道:“王爷刚才提到水力设施,下官觉得应该大力发展。” “最好在秋收之前,尽量多的建造一些水力的舂米臼。” “呵呵。乔大人说的正是下官之想。”陈福笑笑说道。 众人都是点点头表示赞同。 “之前咱们统计过人员情况,看看有多少工匠,都是哪个行业的,这几天做个汇总。” “这事儿方大人负责。” “人员情况统计好以后,要采取集中调配的方式。组建好工匠队伍,尽量做到每个县城一支工匠队伍。” “另外,取消匠户,统一编为民户!” 前面说的那些众人都觉得理所应当。 只有最后一条,取消匠户,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小看法。 “王爷,若是取消匠户,以后恐怕无匠人可用啊!”陈福道。 “是啊是啊!下官也觉得匠户最好不要取消。”乔景龙道。 “匠人世代从工,若是取消匠户不是等于抛弃主业?”刘怀仁道。 王然和张恒没有说话。 宋扬看向他俩。 王然依旧是斟酌了半晌才道: “王爷。下官觉得匠户可以取消……但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匠人的技艺可以传承下去。” “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大乾朝的户籍制度的确可以改一改,特殊时期嘛,一切为了复兴。”张恒也点头说道。 “如果提升匠人的待遇,让匠人能凭借手艺生活,甚至凭借手艺活的比其他人还好一些,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匠人的手艺就能主动传承下去?”张恒补充说道。 “那岂不是百姓们都跑去做工匠,没人种地了,土地岂不是荒废了?”陈福反问道。 乔景龙点点头深以为然,刘怀仁没有说话低头沉思。 “王爷、诸位大人。” 张恒朝众人抱抱拳继续道: “实不相瞒,学生家中有一房亲戚,他家是农户,但却凭着一手打铁的手艺,在彭泽县里生活的很好。” “但是,他家里的土地,也并没有荒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