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未来可期-《极品寒士》


    第(2/3)页

    “知道我们中原人为什么打不过辽人么?很简单,人家天天吃肉,我们却一年到头,吃素都吃不饱。身体不够强壮,怎么跟人家打?”

    “如果咱们利用荒草滩养上几十上百万鸡鸭,咱们天天吃蛋吃肉,足以供应十万军民的肉食了,粮食消耗至少减半。”

    十万军民,在北方,是两三个县的人口。

    这其中,哪怕三丁或者五丁抽一,也足够李易训练出好几千精锐部队了!

    有足够的肉食、粮食,手下都是一个个膘肥体壮的好汉子,李易绝对敢跟凶残的辽人野地浪战。

    他甚至凭借精良的装备,战而胜之。

    于芷晴乃大将军之女,她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窍,当即笑道。

    “李大哥,那咱们得赶紧筑城,尽快把五村三千多百姓也收入蒙山堡,另外,还得想办法移民!”

    “我调查过了,单单五村之地,只要修建了足够的水车和灌溉渠,那些荒废的田地和野地,足以开垦出十几万亩良田来!”

    “鸡鸭粪还可以作为肥料,荒草滩的植物,不少还可以当饲料养猪,再加上种桑养蚕,开矿炼铁,经商发展几年可了不得。”

    “李大哥,蒙山一地,活命数十万百姓,当不在话下!”

    没错,阳城县地处边境,历经战乱,人丁原本就不多,偏偏地域却不小。

    单单李易治下五村,就方圆二三十里,还不包括北面的太蒙山区。

    阳城县缺人口,可大同那边的流民可不少。

    原本大齐北方的蔚州、朔州等地,如今都归了辽国。

    草原民族治理地方哪比得上中原人精细,他们恨不得把良田都变成草场呢,就不需要那般辛苦地去料理了!

    所以,北方数州的大齐遗民实在过不下去,除了揭竿而起之外,就拼命南逃。

    相对富饶的大同盆地,就成了他们最理想的去处。

    最开始,大周朝廷还是很开心的,持欢迎态度,后来发现流民太多了,实在养不起。

    于是,这些可怜人就再也进不了城池了,只能四处流浪,惨不堪言。

    偏偏,他们还不愿意往东边的阳城、雄州迁移,觉得这边太穷了。

    于芷晴的意思李易当然懂,活命数十万,活谁的人?

    当然是那些可怜的大齐遗民了,那都是于芷晴的故国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