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安瑛得了丈夫支招,第二天就赶紧想办法给纪同忠两口子捎信过去,让他们来一趟有事情商议。 纪同忠两口子刚把地里庄稼收回来,还没等着全都处理完呢。 一听说二姐二姐夫找他们,立刻就放下手里活,来东岗了。 到这边一听,知道是二姐家里又想开个店,让他俩过来帮忙干活,两口子都给开工资,这俩人一琢磨那可太行了。 纪同忠老早就不想在村里种地了,这一听说有活干,高兴的屁颠屁颠儿的就回了双龙村。 把家里粮食牲口都托付给爹妈,带着孩子和行李就来了东岗。 那门市都是二层的,楼下开店,楼上可以住人。 纪同忠一家子就住在了楼上,然后开始张罗着开店的事情。 之前没准备,这时候又是做货架又是做柜台,还得去收各种山货,反正也够纪同忠两口子忙活的。 俩人忙,孩子就交给韩彩娥帮忙看着,反正离着老人近,总归是有好处。 山货庄不是一天两天能开起来,这个不能着急,许世彦夫妻都心里有数。 只让纪同忠夫妻稳着点儿,慢慢干,今年哪怕赶不及也不要紧,能弄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 正好这时候,许家的棒槌也都加工差不多。 个头小的已经晒干了,那些大支头的货,还需要再晾几天才行。 苏安瑛接了几个客户的代理,要帮着人家收货。 双方约定好了,那边把货款打过来,苏安瑛照着订货单给收货,收够了就发走。 正好,许家这点儿货也不用上参市去卖了,到时候直接卖给南方客商就完事儿,省心又省力,价钱还不低。 “这一批货人家跟咱定了两千五百斤,现在收了能有一半儿。 咱家剩下那点儿幺六边条,再有个五六天天也就能全都干透了,到时候我就能彻底腾开手去收货。” 晚间,许世彦下了班,苏安瑛少不得要跟他念到念叨家里这些事。 “我算了下,咱家那些棒槌,一共出来了两百六十斤干货。 今年行情好,而且咱家那些货里面大支头的多,总的算下来,咱今年能卖三万四左右。” 苏安瑛说这话的时候,眉开眼笑的。 别看这三万多块钱,跟他们卖参土没法比,甚至都赶不上养殖场收入多。 但是在苏安瑛看来,这才是正经路子。参农嘛,还是以种参为主。 换个思路想想,要是他们家没有那么大本事,就指着种参过日子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