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毕竟世事不同今非昔比,当年范仲淹的改革变法的确有利于朝堂,有利于天下百姓。 而现在王安石再次重提改革变法,欧大人却不敢盲从了。 自然,对于保持中立的杨维,欧大人十分欣赏。 不同于童大人和贾大人之流不赞成改革变法,赵珏对王安石变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解,并且敢直言不讳。 施大人和欧大人对赵珏是刮目相看大加赞赏。 不久,赵珏被调回京城为正五品中侍大夫。 对于能文能武的赵珏来说,这个中侍大夫难不倒他。 郑鲲知道童大人和施大人的意思,想要赵珏与自己相抗衡。 新皇刚刚登基,郑鲲和赵珏这两个青年才俊成为两派年轻人臣的权威代表。 郑鲲和赵珏位列朝堂,两人就大宋王朝如何更加兴盛各执一词侃侃而谈,赢得施大人和王安石的不同赞赏。 年轻的皇上更是听得情绪盎然,这是他想要看到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景象。 郑鲲和赵珏的出类拔萃让施大人对杨维很是赞赏。毕竟赵珏和郑鲲都是杨维的得意门生。 童大人对于赵珏很是忌惮,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赵珏竟然和自己一样反对变法? 虽然赵珏反对变法和童大人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童大人庆幸赵珏不是自己的政敌。 郑鲲和赵珏在朝堂针锋相对,赵玉娘带着贺儿和猛爷,赵富贵已经在淄州安家落户。 一次赵富贵把赵玉娘熬夜制好的纸扇和那些画拿到集市上再去卖时,引起了一个年轻公子的注意…… 猛爷正逗着贺儿玩呢,赵玉娘见赵富贵早早的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公子? 公子手里摇的正是赵玉娘做的扇子。 公子四处打量,感叹如此好画好扇竟然出自一个破旧的茅屋里那个美丽的小娘子? 猛爷一见来人有些惊讶:“没想到是赵公子?见礼了!” 赵玉娘咋听吓一跳以为是赵珏寻来了呢?仔细一看是个风度翩翩相貌不凡的年轻公子,看着与赵珏还真的有几分相似? 赵玉娘心想莫非百年赵府也有遗孤在淄州不成? 又莫非是三妹常常说的无巧不成书? 当然此赵公子与赵珏没有任何关系,非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也姓赵。 赵玉娘察言观色中发现猛爷与赵公子似乎很熟? 原来猛爷很多年前救过赵公子,而很多年以后赵公子又救了猛爷和赵富贵? 赵玉娘听得半懂? 那贺儿小小年纪不惧事,一双贼亮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赵公子口齿清晰的喊道:“是不是爹爹来接贺儿回家了?” 赵玉娘听了当即泪奔。 谁想赵亮哈哈一笑:“是呀,爹爹来接贺儿回家了!” 赵富贵低低言道:“公子,这个玩笑不能乱开!” 猛爷也笑道:“公子,这个玩笑的确不能乱开!” 贺儿似乎听懂了什么,对着赵亮斜睨:“你不是爹爹?你是何人如此大胆敢冒充小爷的爹爹?” 把个赵亮逗得越发好笑:“你这小儿不过两岁吧?怎的如此能说会道!” 赵亮仔细看着贺儿有些好奇的言道:“本公子怎么看着你这孩儿如此眼熟?在哪里见过呀,怎么想不起来了?” 赵玉娘心下一惊:“莫非此人认识赵珏?” 猛爷看着贺儿也言道:“还别说,贺儿的确看着有些眼熟,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 赵富贵笑了笑:“爷爷莫非才知道小爷看着眼熟?像爷爷十几年前救下的……” 赵玉娘打断了赵富贵的话:“贺儿,和伯伯耍去。祖父想来和这位叔叔有话要说!” 贺儿对着赵亮行了一礼,趴在赵富贵肩上笑呵呵的言道:“伯父,贺儿要骑马!” 两岁的贺儿不再把赵富贵当马骑了,而是要骑真正的马。 赵富贵也是有眼见力的人,听着赵玉娘打断了他的话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 这一路上逃命好不容易才在淄州落脚一年多,也算刚刚稳定可不能祸从口出让仇家查到他们的蛛丝马迹。 赵富贵背起贺儿冲着赵亮一笑:“如此,小的就告退了。” 赵玉娘也对赵亮施了一礼:“奴家给公子端杯茶来!” 赵玉娘给赵亮端茶是真,退下想对策才是赵玉娘此时的真实想法。 赵玉娘有种直觉,淄州相比京城的确要安全些,但是这个地方似乎不能呆下去了得赶紧换地方? 因为贺儿越来越长得像赵珏了。 相比赵星辰既像赵珏又像郑如玉,赵星河与赵珏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赵星河生性好武爱骑马,对玉器之类的东西一见就心生欢喜。《千字文》,《百家姓》,《诗经》背得是摇头晃脑朗朗上口。 赵玉娘现在很担心贺儿天生不惧事的性子,而且小小年纪就说到做到与赵珏也太像了吧? 如果贺儿现在是在京城倒也无所谓。 可现在贺儿在淄州,而赵玉娘他们像个通缉犯一样随时可能被人追杀。贺儿如果继续跟着赵玉娘,恐会有性命之忧。 况且那赵公子嬉皮笑脸的来历不明,为什么要跟着赵富贵来到这里呢? 赵玉娘先不慌不忙的给赵亮端了杯茶,随后告退急急去寻赵富贵和贺儿。 赵富贵不知从哪里偷来的一匹马,被赵玉娘好一顿训斥。 赵玉娘逼着赵富贵去给人家把马送还要不就给人银钱。 赵富贵感叹赵玉娘不食嗟来之食,不取不义之财。 赵富贵遂给人送去了银钱自然被人也好一顿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