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林风的话一出口。 所有观众们都不由好奇了起来。 林风这个口气,也太自信了! 自信到,司马迁绝对不可能说谎? 这么说也太绝对了吧?人哪里有不说谎的? 无论是龙国观众,还是其他国家的观众们,在听到这话之后都心生疑惑。 正是因为林风近乎绝对的口气,才让他们心底更加的好奇。 “哼,林风桑,你的话也太绝对了吧?” “哪有人不会撒谎的?” 我妻真二不屑的冷笑道,在他眼中林风这是硬洗。 不过他也不敢在多说什么。 虽然他有心从精神、心里方面打击林风,但想到之前亚特兰蒂斯鱼人的警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否则万一林风在抗议自己一波,寿命真的被扣除的话,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一次,只要是平局,就好! 林风对于我妻真二的冷嘲热讽,仿佛未闻。 顿了片刻。 林风语气平淡的说出一句话。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反方辩护人,你可知这句话出自哪里?” 说完,林风眼神平淡的看向我妻真二。 明明是平淡的凝视。 却让我妻真二下意识的发毛。 在林风的凝视下,我妻真二本能的摇了摇头。 他也确实没听过这句话。 虽然他是历史学家,但对于龙国历史只是稍有涉猎而已。 别说是和林风比,就算是龙国那些普通的历史学者,我妻真二都远远不如。 而此时。 弹幕上,已经有不少人说话了。 “我查到资料了,这句话是出自《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当时因为研究意义不大,就被搁置了下来,关注的人发也很少。” “我是大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刚刚我也找到了《报任安书》的内容,只得片言只语,具体情况无从考究,但是这句话是真实存在的。” “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弹幕上,不少龙国观众都发出疑惑。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龙国的历史发烧友。 寻常龙国民众,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过林风所说的这句话。 所有的观众们,都在等林风解惑。 而在这个时候,林风又开口了。 “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世,排在君子的行列。所以,没有什么灾祸比贪图私利更惨的了。没有什么悲哀比伤创心灵更为可悲了。没有什么行为比使先人受辱这件事更丑恶了,没有什么耻辱比遭受宫刑更严重了。” “虽然我们龙国历史缺失严重,但各位应该知道,宫刑是什么意思吧?” 林风似是对文明法庭所有辩护人,又似是对龙国民众们说道。 而龙国观众,在听到宫刑两个字之后。 尤其是男性观众,都不由得虎躯一震,双腿夹紧。 宫刑? 太了解了! 龙国虽然历史缺失,但是大清历史还是保存相对齐全的。 电视上也有不少大清背景的宫斗剧。 而那些小太监,就是受过宫刑的人。 只不过话说回来。 明明是给秦始皇辩护,怎么又扯到司马迁受宫刑了呢? 因为史记上,有为秦始皇正名的史料,林风提及司马迁可以理解。 但是宫刑这种男人的耻辱,就没必要在提了吧?这无疑是在司马迁的伤口上撒盐,不尊重先人的表现。 龙国观众心中疑惑。 不过经过前面的一系列事件,龙国观众们已经意识到,林风说话滴水不漏,很有目的性。 他们更希望林风说出接下来的后续内容。 果然, 没过一会儿,林风又朗声开口。 “司马迁受宫刑,这是个史实,但是你们可知道,司马迁为何受宫刑?” “就是因为说真话!” “这一点,龙国现有史实,也有记载。” “如果当时司马迁不说真话,不为朋友辩解,也不会遭受宫刑之苦。” “在《报任安书》中记载,司马迁激愤地陈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可以这么说。” “史记,就是在司马迁被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写下来的。” “而且中途,汉武帝也找过司马迁对话。” “然而面对汉武帝的质问,司马迁毅然决然,忍辱负重,写下了史记这边大作!” “而且战国策被刘向编订的时间,只比史记写成,完了几十年。” “明明年限差不多的书,记载的内容却大相径庭!” “而这正是因为,刘向是皇室宗亲,就算是写历史也会为了维护当朝统治,略加改动。” “司马迁著称史记,这得多么大的格局,才能做到的事情?作为一个男人,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依然坚持创作,依然坚持为后人留下,没有被扭曲过的历史!” “不仅不计个人得失,就连个人荣辱,士之死节,都在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升华!” 林风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公道自在人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