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隐喻-《我的文娱盛典》


    第(3/3)页

    剧情最后,孤身一人的孙光到将战友们的武器摆放在墓碑前,然后手持大刀从墓地冲向最后一座阁楼。跟随孙光到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成势不可挡之势,结尾最后的一座高塔轰然倒塌。

    白小丛看完了残缺的剧本,尽量的无视了摆在茶几上,三个整整齐齐的果核说:“老大,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最后主角会死?”

    白小丛把第四个果核整齐的放在茶几上说:“很简单,因为主角既代表了新时代的先锋,也代表了旧时代的余党,这样的双重身份,身处在大时代的洪流,在世界没有完全革新前死亡才他是最好的归宿。”

    白小丛不自觉的捏了捏自己的嘴唇:“那为什么主角是死于这么不光彩的暗杀,这样的人战死沙场不是更合适吗?”

    姜泉晦涩一笑说:“你觉得主角的死不光彩吗?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他临死之前可是反杀了真正的黑幕。而且也扫清了半生执念,也算是求仁得仁。再说那个时代的人哪有资格选择自己该怎么死,这种现实到毫无征兆的意外死亡,在主角离奇的故事里,才显得他一生是个传奇。”

    “我明白了,可是老大,你不觉得你在剧本里加的隐喻太多了,观众会看不懂?”白小丛细细的翻看着剧本,提出了他认为最要紧发问题。

    “所以我才把剧本弃置了。”

    姜泉的这个剧本,很早之前就形成于脑中。剧本中隐晦的暗示了国内近代史事件以及他自身所理解的历史哲学观,这个剧本也是姜泉的第一个原创剧本。不过姜泉也从未奢求这个剧本能被改编成电影。

    “这个剧本非要照里面的内容拍,嗯,很难。”姜泉自知剧本隐喻晦涩,便提醒白小丛别去纠结。

    “剧本的剧情本身就有问题,而且真拍出来,你也别盼着观众能立马知道其中含义。老大,你没想过改一改剧本?”白小丛好奇的问。

    “无所谓啊,有些写作就和日记一样,写出来不能见人,不写出来心里难受,写它就图个心安。”姜泉很是轻松的解释。

    白小丛听了话,便没再看弃置的剧本,而是继续看起了姜泉本来交给他的其他几个剧本。但白小丛心里还是不禁犯嘀咕:写出这种剧本......老大的最终目的真的是名利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