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弟弟的脑回路-《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妇孺营有马车十五架,包括十五个车夫,以及两什二十个战兵,都归李孟羲管,战兵们除了平时维护一下秩序以外,更多的是负责当火头军。

    每日给妇孺们做饭,就是二十个战兵负责的。

    之前,李孟羲跟火头军们说过了,让他们做饭的时候,看怎么放水放粮合适,不能煮的太稀,也不能煮的太稠,最好还是刚刚够分的好。

    粥要煮的太稠,就不够分了;要是煮的太稀,分一遍之后,再分第二遍的时候,不够一人一碗,也是麻烦。

    李孟羲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他更多的事关注木匠营和医师营,因此这两个地方井井有条的。

    因为妇孺营没多少事,李孟羲也没怎么关注,于是就单单做饭这件小事,那么久过去了,伙夫们做的饭还是稀的稀稠的稠,跟合格的伙夫还差的远呢。

    不过,伙夫们能不侵吞妇孺们的口粮就不错了,不能要求太多。

    实际操作时,每顿的煮的粥不可能分完,每人分两次粥,往往还有剩的。

    剩下的粥怎么处理,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后续结果。

    剩下的粥如果说让伙夫给吃了算了,于是这就是一个能产生贪墨的点,既然剩饭都归伙夫,那么,为了多吃点东西,伙夫打饭的时候故意往少了打,然后故意剩下好多。

    这不行。

    而若是把分完剩的粥,再分下去,那分到谁没粥了,后边的人咋办。

    而要说,把人排好队,这次从前往后分,下次从后往前分,这个方法也行。

    但是没有采用这个方法,因为平白无故的增加了很大管理难度,要把人排队,还得记着排队的人的顺序,盯着不让人插队,如果有人插队,伙夫们势必还要花精力调解,太麻烦。

    所以,当时伙夫们第一天来妇孺营做饭,李孟羲就想到了对剩饭的处理方法,方法是——剩饭就剩着,下一顿继续吃。

    这样,每一顿粥煮的不管稀稠,同一伙的人,分到的粥是一样多的。

    可能有比较抠门的伙夫,舍不得多放粮,每一顿都煮的比较稀,但等到下次分的粮食来了,伙夫于是就把上次剩下的很多粮,三两顿给煮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