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吧,都需要什么,面点部那边的牛闯等会儿跟咱一块儿做,啥材料都有。” 林旭说道: “中筋面粉、猪油、黄油、绵白糖、果酱、红色素、绿色素、吉士粉、枣泥馅、豆沙馅、莲蓉馅……” 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魏乾听得有些诧异: “有猪油了为啥还用黄油啊?” 齐思明说道: “开酥用的,嫌猪油太油腻了可以用黄油代替。” “那果酱是干嘛用的?” “大桃子的外皮中间涂抹的,这能增加吃的乐趣,否则外面两张厚厚的大饼,小孩子不愿意吃……除了果酱,也可以用馅料代替。” 孙大娘也问了一句: “红色素和绿色素怎么选啊?色素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吧?” 林旭笑着说道: “您放心大娘,我们用的都是天然色素,不会用人工合成的,红色一般都是用红菜头或者红曲米粉代替,绿色直接用蔬菜汁。” 齐思明将自己的背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袋麦苗: “绿色的用青汁吧,色素稳定,而且还能吃到一股麦苗特有的清香,比较适合用来做寿桃的底托。” 大寿桃由桃子和绿叶底托做成。 上桌的时候,先把叶子摆在超大的盘子里,再放上桃子。 至于小桃子,一般不会准备底托,因为往大葫芦里装的时候,底托容易脱落下来,卖相不好。 大多数时候,会直接在小桃子底部喷一些绿色的植物汁液,烤好自然就成了绿色。 齐思明说道: “上桌前,还可以用面做几个字,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这种字可以用模具压出来,抹上蛋黄液放进烤箱里烤一下,摆在寿桃边上,很适合拍照。” 把做法捋顺之后,大家开始制作。 沉佳悦见孙大娘扎着围裙,她也换上自己的厨师服,扎着围裙,混在人群中滥竽充数。 不管能不能学会,都要表现出能学会的样子。 先和小桃子的面皮。 林旭往盆里加入面粉,往里面放入猪油、吉士粉,绵白糖,再用温水搅拌成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团。 孙大娘没用过吉士粉,看着这些澹黄色的粉末好奇的问道: “小林,放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林旭说道: “增加奶香味,顺便让面团呈现出澹黄色,更接近桃子本身的颜色。” 正常的面粉太白,做出来的桃子呈现出惨白色,看起来会给人很假的感觉,所以要放入一些吉士粉,增加澹黄色,这样看起来跟市面上的熟桃子才更接近。 “那要没这个粉咋办?” “简单,和面的时候放一点点黄栀子水,或者胡萝卜汁、南瓜泥也行,都能给面团增加澹黄色。” 把面团和好,林旭又重新和了个比较硬的面团,这是做大桃子用的,面团越硬越好,这样才能撑起来,不会塌陷。 他忙这些的时候,旁边的齐思明正在和油酥皮。 盆里加入面粉,放入半融化的黄油和猪油,再一勺白糖,接着反复揉搓,先把干粉揉搓成面絮,再揉搓成外表油润的面团。 面点部的牛闯也没闲着,他将齐思明带来的麦苗清洗干净,甩掉多余的水分,再用榨汁机榨出绿色的汁液。 这样榨出来,就是青汁了。 桃叶部分直接用青汁和面,同样需要在面粉中加入白糖和猪油。 猪油能让面团呈现出油光的色泽,比较适合中式甜品。 齐思明对魏乾说道: “家里的老人不适合吃猪油,就用黄油配植物油开酥,这样做出来的效果虽然差一点,但区别不是很大。” 魏乾此时正和孙大娘一道,将准备好的馅料揉搓成二十克的小圆球。 这些小球,就是小桃子的馅心了。 “旭宝,我做什么?” 听的时候可以混在人群中滥竽充数,但大家都开始动手,沉佳悦就有点露馅了,她觉得干站着不太好,便主动请缨想做点什么。 林旭想了想,从橱柜里拿出两个小喷壶: “洗一下,拿一个红菜头过来榨汁,盛到喷壶里,另一个装青汁,这是等会儿给桃子上色用的。” “明白!” 沉佳悦觉得这哪是干活啊,这分明是让自己玩耍呢。 不过这寿桃也有我出的一份力哟,等双方的奶奶姥姥或其他长辈过生日的时候,咱也露一手做出来,哼哼,绝对满场惊叹。 除了长辈,某位奔四的中年女人,也可以品尝一下的。 等她生日的时候端上桌一个超大的寿桃,上面再写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什么的,这不感动得泪流满面? 面和好,放在一边松弛。 林旭和齐思明一起,帮魏乾和孙大娘分馅料。 魏乾对白桉不精通,需要借助厨房秤才能将馅料准备妥当。 而孙大娘虽然比他懂,但二十克太小,好几次做的都不太准确,所以干脆也用起了厨房秤。 林旭和齐思明倒是不用这些,直接把半凝固状态的馅心揉搓成长条,然后用手掐成小剂子,揉圆后放在托盘上。 牛闯偷偷称了几个,全都是20克,分毫不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