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林旭看了看锅里慢慢咕都着的海参,约莫还得几分钟才能出锅,这才拿起盆里的大骨头,用牙咬着骨头上面贴着的肉撕下一大块。 这种贴着骨头同时又带着一些油脂的肉真是香得没边,尤其是在酸菜汤里面炖了那么久,不仅软烂,而且还吸收了酸菜的酸香味儿。 来一大口,真是极致享受。 吃着大骨头,林旭也对这种捧着骨头吃肉的方式比较感兴趣。 他想了想冲车仔吩咐道: “跟老胡说一声,周末咱吃大骨头,让他去屠宰场进货时捎回来……捎回来多少斤比较合适呢?” 林旭犹豫一下,店里几十号员工,再加上强哥粤利粤潘达等人,还有岳父母和亲戚们。 为了防止不够吃,他说道: “就买一百斤吧,肉多点那种,别弄一堆狗见愁,那玩意儿可没多少肉。” 吃酱大骨,要买那种特意没把肉剔干净的骨头,这样贴着骨头的肉比较多,炖出来吃着最过瘾。 车仔答应一声: “好嘞,我这会儿就跟胡老板说,让他提前把大骨头预定好。” 林旭把大骨头上的肉啃完,锅里的海参也基本上已经煨好。 此时里面的汤汁少了一些,看起来仿佛勾了一层淀粉一样,非常粘稠,这是海参中的胶质被炖出来的表现。 而海参本身也颤巍巍的,明显已经彻底煨透。 他舀了点葱油淋到锅里,再端着炒锅晃动两下,让葱油和汤汁均匀掺在一起。 之所以放葱油,是让葱香味在鲍汁和海参中做一个点缀,丰富香味的味型。 除了葱油之外,还可以放点鸡油,增加鲜味。 不过考虑到鲍汁中有鸡的鲜味,所以林旭改成了香味更突出的葱油。 做完这些,从烫好的盘子里拿一个稍微深一点的大盘子,将锅里的海参连带鲍汁一块儿倒进去。 这道鲍汁扣辽参就正式制作完成。 所谓的辽参,指的是辽东出品的海参,个头不算特别大,但肉质肥厚,是海参中的佳品,所以很多菜品都用辽参来指代海参,以此来暗指海参的品质高。 但事实上,大多数挂辽参牌子的菜品,出于成本的考虑,用的都不是真正的辽参,而是进口的杂参。 端着盘子来到外面,一众女士已经等着了。 “哇,这海参闻起来好香啊。” “还以为是葱烧海参呢,没想到是鲍汁做的,这金黄的色泽我爱了。” “这可是美容佳品诶,老妈你多吃两根。” “曾主任你别抢,又不是没你的。” “先别急,等我拍完照嘛,见天看别人在朋友圈里晒这晒那,我也得晒一下,海参滞销,帮帮我们。” “……” 大家嘁嘁喳喳抢着吃的时候,陈燕拿着一个带盖子的小碗,从盘子里舀了一大勺海参盛进去,大概有四五根的样子,接着又淋了点鲍汁,整整一小碗。 她盖上盖子,把碗递给车仔: “放蒸柜里温着吧,可别偷吃啊,这是给媛媛留的,她早出晚归的,适合多吃点海参。” 车仔苦笑一声: “我们就算想吃,也……也没那个胆子啊。” 这可是给老板表姐留的,谁没事儿敢触这种霉头? 不远处,后厨师傅吃饭的卡座前,正就着血肠扒拉米饭的齐思亮用手肘碰了碰庄一舟,小声问道: “这位陈总说的媛媛是谁啊?” “是老板的表姐,在自强生煎上班,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到店里,晚上八点以后才下班,风里雨里的,所以店里做了好吃的,陈总和老板娘都会给她留点。” 齐思亮不理解了: “既然是老板的表姐,为什么不直接在店里当个经理啊,还去自强生煎上班做什么?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庄一舟无奈的说道: “不是所有人都想跟着亲戚当米虫的,人家媛媛姐有志向,刚来京城一堆公司想要她去上班,但人家觉得文凭差,主动去自强生煎当了营业员,风吹日晒从不抱怨。” 齐思亮对比了一下自己在燕京饭店的行为,一时间有些后悔: “是我拖累了我堂叔啊,要不是……” “跟你没关系,你堂叔是他那个该死不死的师父害的,收干儿子,讲排场,安排师兄弟,行业的雷踩了个遍,他不倒霉谁倒霉?不过那老头也罪有应得,据说被老板的师父追着骂,愣是骂得差点脑溢血,现在还在医院挺尸呢。” 燕京饭店的这段时间发生的变故,足以拍成一部电视剧了。 那位孟姓老厨师暗中布局好几年,为了让儿子顺利接手燕京饭店后厨,不惜毁了自己的大徒弟。 然而最终鸡飞蛋打。 不仅把儿子折腾进了监狱,他自己也晚节不保。 被高大爷追着骂的那天,郭星海的爷爷郭继昌,以及钓鱼台的戴老爷子、何老爷子、邱老爷子等退休老师傅看完热闹,立马在群里给孟姓厨师开了个简单的追悼会,宣告此人社会性死亡。 当时京城有名的老厨师可都在群里,但没一个人帮孟姓厨师说话。 很显然,这老头为了儿子卖徒弟,同时还要报复小辈的言论和行为,多多少少碰到了大家的底线。 庄一舟看了齐思亮一眼: “既然你来了林记,就老老实实工作学习,老板既然让你来就不会再记仇,但你在燕京饭店那套托关系走后门的想法可别再有了,否则,老板绝对会让你哪来的回哪去。” “我知道我知道,我堂叔交代了好多遍……对了庄哥,我现在在堂叔家住着,总觉得不方便,你说我去跟马师傅牛师傅他们一块儿住咋样?” 庄一舟赞叹的说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牛闯,你来一下。” 店里的风气就是这样,你要托关系啥的,大家会鄙视,但你要凭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那大家绝对会举双手欢迎。 厨房门口的卡座前,大家认真品尝着海参。 曾晓琪吃完一根,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脸: “感觉我的皮肤更嫩了……” 窦雯静打趣道: “你这症状,不像是吃了海参,更像吃了滇南的菌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