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战时体制-《伐清1652》
第(3/3)页
一时间,被要求补交欠税的江南乡绅们纷纷开始了朱明一朝时的惯用把戏,又是敲锣打鼓,集体请愿,又是集聚文庙,哭闹喊冤,其中还有不少科举士子的参与,甚至还有一些高层汉官开始游走其中,试图斡旋。
原本,他们都以为事情会像以前那样,朝廷一看到惹了众怒,群情激愤,便会草草了事,顺便把征收欠税的官员给撤下。
可问题是,这是清廷,不是朱明王朝,没有各省党人把持朝野,在有满洲贵族亲自坐镇,又有驻防八旗的武力支持,同时所派钦差皆为酷吏,严刑峻法,层层加码,根本就是不给这些所谓的江南士绅们任何回旋的余地。
很多人还没看清楚,仅仅搜刮贫苦百姓,增加赋税,清廷已经不足以维持西南战事的巨大军费开支了,他们这些人的所谓政治影响力,在满洲贵族那里,根本不值一提。
钱谦益看着各地欠税缙绅们发来求他出面斡旋的信件,心中又忧又喜。这段时间他也了解到了清廷在江南的诸多“新政”,心中关于清廷即将覆灭的想法越发坚定。
至于这些请求他出山的信件,钱谦益自然不会答应,事情闹得越大,江南士绅们和清廷愈发离心离德,钱谦益越高兴。
清廷当初能够迅速夺取天下,靠的便是笼络士绅阶级,获取了这些地方力量源源不断的支持,而如今,清廷却开始过河拆桥了,这无疑是自毁根基。
钱谦益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大快,他甚至认为只要清廷再败几仗,失去了军事优势,那江南必然群起响应,大明中兴在即!
为了战场上的最终胜利,孙可望和顺治都不遗余力地榨取着民间的财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