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程-《伐清1652》


    第(3/3)页

    所以,在还没有足够的本钱之前,一切都应当以谨慎为主,一切都应该以收复两广一湘,获得抗清基本盘为主。

    其实也只能这样了,行军打仗终究还是要看后勤和兵力的。以大西军如今的实力,极限也就只能收复这三省了。然后凭借秦岭天险守四川,长江天险,湘赣边界的山区守湖南,南岭山区守广东,争取时间扩军备战。

    也只有在新占领区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完成新一轮扩军之后,才能继续发动新的攻势,否则就极有可能如同当初李自成那般:军事胜利时各方来降,一旦遇到军事失败,就会立马倒戈,最终酿成恶果。

    虽然李定国的军事才能确实强,但是前期的靖州大胜,桂林大胜都是以优势兵力或者是在敌军将领犯错的基础上获得的,历史上的衡阳大捷更不是歼灭清军主力的大战。

    而从前期李定国大军在兵力劣势下不可敌和之后孙可望殿前军岔路口之战与这支清军血战来看,其战斗力绝不可小觑。

    这倒不是李定国的问题,而是因为除了他的本部人马,冯双礼和新收编的广西南明军,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强。

    说到底,在战争中,主帅的军事才能确实重要,但是也不能脱离了军队的战斗素养啊!

    换言之,以大西军像如今的实力,如果要追求歼灭这支清军,那大西军的主力也几乎会被打没,或者说,至少在一年半载的时间内,丧失大会战的能力。

    若是这样,还谈什么继续东进,攻取江西,东南?能不能抵挡广东,江西的清军,保住新收复的失地,都是大问题。

    说到底,现如今依旧是敌强我弱的局势,清廷仍旧占据着全国大部分地区,拥有绝对优势。

    寄希望于一场大战定乾坤是不切实际的。就算是人民军队,也是打了三大战役,才消灭敌人主力的。

    特别是顺治亲政后,改变了某些多尔衮时期的压迫政策,极力拉拢汉人官僚,地主等阶层,甚至着手停止满人圈地,放宽了逃人法......清廷控制区内的反抗已经大大减弱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满人第一”,满清朝廷反动统治的本质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因为各地百姓不堪暴政,激烈反抗,是各路农民军,南明军用命换来的,清廷的转变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剥削和奴役各族百姓而已。

    所以说,大西-永历复合政权有翻盘的机会,但并不是稳操胜券,而只要主力军团还在,基本盘还在,就还有无限的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