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现在不能种植-《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2/3)页
苏小软不紧不慢道:“堂伯,现在天已经开始冷了,很快就要上冻了,这个时候并不是木耳的生长期。不过咱们现在可以先做种植木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选址、砍伐木头以及准备料袋等等。”
谢文看了一眼旁边的会计,这位也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
“谢书记,小苏同志说地没错,现在的确不是木耳的生长期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木耳冬天是收不了的。”
跟在后头的一位村里的老者也点头道:“黑木耳采收分春、夏、秋季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这个,还是以前我们在山里谋生的时候才积累到的经验呢。”
听到这些老人们如此说,谢文和苏国安相视一眼,觉得的确是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了。
“伐木准备要根据树木大小和含水量的不同灵活掌握砍伐时间。咱们这里树木砍伐宜选在大雪至冬至期间,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树中贮藏的养分较多,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牢固。”
谢文到底还是有文化底子在的,所以他没有急着来做什么决定,而是先从省城找来了几位老师和同学帮忙给提些意见。
经过几天的忙碌之后,谢文也收集到了不少的资料,然后再写了相关报告,然后去县城向耿部长做汇报。
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经过主管农林生产的耿部长来做决定的。
谢文也可以自己来张罗,可问题是,他初来乍到的,不能一下子就把耿部长给抛到一旁。
再说了,这样的政绩出来了,地址在他们公社,他这一份儿功劳无论如何都是跑不了的,没必要太小心眼儿了。
耿部长认真地看完了他写的报告,又问了一些关于木耳的技术知识。
“我还特意请了省城的几位专家看过的,他们分析苏小软同志做出来的料袋各方面配比都是最佳的,而且用椴木来培植黑木耳,也是可行的。我想着如果我们要大力培植的话,从省城也借调两名技术人员过来,您觉得呢?”
耿部长觉得没问题。
毕竟这是一条可以让大家都能吃饱饭的路子,而且木耳这东西,又容易保存,可以运到全国各地去。
先不说这木耳的营养价值,只说对于农民们来说,有了这个,以后就能换成钱或者是粮,这都是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事。
“可以,技术方面,我觉得咱们也不能亏待了苏小软同志,毕竟这是她琢磨出来的,只是她现在年纪小,又上着学,你们也看看到底用什么方法能不让小姑娘吃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