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国士无双陈宇赵青小说》
第(2/3)页
“嗯……既然我知道了,老爷爷贩卖的是手艺和时间。那就以此为原理,我雇佣一百个人,给他们发放稳定的工资,让他们只管去制作,不用去管贩卖问题。一百个人,一天能做出一万个糖葫芦。生产规模增加后,面对成本,我就拥有了议价能力。”
“这样一来,假比他这个糖葫芦的材料成本一元钱,拥有议价能力的我,就能给砍到五毛钱。而剩下的五毛钱的成本,我就可以变为雇佣一百个人的工资给他们发放。这样一来,我其实相当于一元钱每天收购了一万串糖葫芦了。”
“然后我再雇佣二十个人,让他们每天走街串巷,负责将这一万个糖葫芦卖完。卖一串,给他们发五毛钱。这样一来的话,我每天可以卖出一万串,从而我能够赚到五千元。”
李风起笑着说:
“真厉害,现在的定海一天都能赚五千了。”
王定海嘿嘿笑着:‘其实不止五千。从实际角度上出发的话,每天出售一万串糖葫芦,这基本已经百分之百占领梁州的市场了。这么大的市场被占领,我就可以成立品牌化了。当我成立起了品牌化,那久而久之,整个城市的人,只吃这个品牌的糖葫芦了。这是品牌效应。’
“而当我拥有了品牌效应的话,我面对材料商,就又有了第二次议价能力。我可以将成本砍到三毛钱,或者四毛钱了。他不能拒绝我的,因为拒绝了我,再也没有人购买他的材料了。这样一来,我的成本就又降低了。”
“同时,当我品牌化之后。面对消费者我也有了议价能力。我可以卖三块钱一串,三块五一串。这一定意义上就形成了半垄断。这样一来,一天赚的不止五千块。这就是半垄断,半垄断才是赚大钱的时候。”
说着,王定海又道:“但是我们不能卖糖葫芦。只是理论而已。”
“为什么呢?这么赚钱,为什么只是理论呢?”
王定海说:“因为糖葫芦不是刚需品。不吃就不吃,不吃又不会死。而且也不可能天天都吃呀……所以每天卖一万串,那只是假想而已。实际上,如果真的把糖葫芦品牌化,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亏的血本无归的。”
李风起笑着说:“哦?还知道刚需了?说说什么是刚需?”
王定海指了指自己的脚下的凉鞋:“就比如说我的鞋子。虽然很旧很破,但我还能穿,这就是不刚需……但是如果我脚下的鞋子坏了,修都修不好,必须要光脚走路的时候。这时候有个卖鞋子的,我就一定会买,这就叫刚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