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放弃攻城,再次议和-《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第(3/3)页

    看着城墙上的乾军将领。

    王志的脑子急速转动。

    联想到上一次白起的举动。

    他总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为何白起坚持不让他入城议和?

    所谓的“不与宦官谈判”,毫无疑问只是托辞。

    背后必定有其深意。

    谢千谢阁老,是陛下的臣子,也是朝廷百官之首。

    他效忠陛下,同时也效忠朝廷,效忠百姓。

    而他王志是个宦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是宫里人,只效忠陛下一人。

    换句话说。

    白起想要谈判,必定有不利于陛下的条件,否则为何执着于不让他入城。

    一念至此。

    王志皱起了眉头,望向谢千,正色道:“谢阁老,陛下的旨意,谈判之时,咱家要全程在场,如今白起不让咱家入城,这场谈判也就无法进行,咱们还是回吧。”

    话音落下。

    谢千陷入沉默,没有答应。

    王志见状,心里一沉,冷冷道:“谢阁老打算违背陛下的旨意?”

    “当然不是!”

    谢千忙不迭地否认。

    紧接着,沉声道:“王公公对老夫一人入城谈判,有所顾忌,老夫能够理解,只是......事到如今,除了答应乾人的要求,我等还有选择的余地?”

    话音落下,王志陷入沉默。

    谢千见状,又道:

    “除非王公公不打算与乾人谈判,直接回京,否则只能如此。”

    见王志还不松口,谢千皱起了眉头,不冷不淡道:“陛下派王公公来,是为了议和,不是为了监视老夫,老夫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心里只有圣上与朝廷,若是谈判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老夫绝不会答应,因而,老夫不明白,王公公究竟在顾虑什么!”

    听见这话。

    王志思虑再三,略显无奈的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

    说完,目光望向一旁的虎贲军侍卫,吩咐道:“阁老与乾人议和时,你们都打起精神,将乾人提出的条件一一记下,莫要遗漏!”

    几名虎贲军侍卫皆是行礼:

    “是!”

    谢千听见这话,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是有些不满。

    他堂堂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代表朝廷与乾国议和,竟然要被这般提防。

    难不成,王志认为他会背叛朝廷?

    简直可笑!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这么说。

    毕竟,王志作为陛下的耳目,这么做也是尽职尽责。

    谈判的内容,让虎贲军侍卫记下,也能少一些猜忌,没什么不好。

    一念至此。

    他看向王志,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侍卫进入了信义城。

    从城门到府衙的路程。

    他看见成千上万岭南道口音的百姓在卖力的为乾人运输辎重。

    即便是提前从王志的口中得知了这样的事情,他一颗心仍旧有些发凉。

    “这些乾人,用田地和粮食收买百姓,简直其心可诛!”

    他在心里骂了一句,便直视前方,不再看四周的景象。

    眼不见,心不烦,一路到了信义府衙。

    进了正堂,看见一名五官端正,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端坐在太师椅上。

    “在下白起,久仰谢阁老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太师椅上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沧桑的脸庞露出一抹笑意,开口说道。

    谢千没想到这个白起态度如此温和,微微一怔,回道:“白将军的大名,老夫也是久仰。”

    “虚名而已,不足道哉。”

    白起说完,看向一旁的侍卫,吩咐道:“去,将方相寄来的大红袍泡上,给谢阁老斟茶。”

    “是,将军!”

    侍卫领命,转身离开。

    “谢阁老请坐。”

    白起目光重新放在谢千的身上,伸手致意。

    谢千沉默了几息,坐了下来。

    见谢千落座,白起也坐了下来,脸上露出笑容,攀谈道:“谢阁老是爱茶之人,应当听说过我大乾崇安府的大红袍,一年只产七两,乃是真正的极品!”

    谢千回道:“传闻大红袍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持久,今日得以品鉴,实乃幸事。”

    顿了顿,紧接着道:

    “只是白将军用此等极品茶叶,招待老夫,老夫受之有愧......”

    “此话何解?”

    白起明知故问。

    谢千回道:“只因老夫领陛下旨意,与乾国议和,所念所想皆为朝廷,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有丝毫偏颇。”

    话音落下。

    白起哈哈笑了两声,开口道:“谢阁老多想了,一壶好茶而已,只能说是尽地主之谊......”

    听见这话,谢千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回道:“白将军此言差矣,该是老夫尽地主之谊。”

    /93/93442/2985052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