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崔民干说的有道理,朕允了-《任意门开局点化祖龙》


    第(3/3)页

    “为何?”

    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来一丝的感情,不知道他是怒,还是真的要知道原因。

    “陛下,如今大唐刚刚平定了突厥之乱,然则,这边关需要戍守。”

    “如此突然裁军,边关之将士们必然会有慌乱。”

    “而且,裁军之后的那些将士们,也会有一些不满,他们也未必愿意回归于田野耕种。”

    “臣以为,以士兵开荒尚可,但是却不能让他们直接归于田野耕种。”

    “一则,他们大部分都是早年便从军,于农桑之事不熟耳,这二则,便是他们于军中习惯了,突然回归于田野,可能并不是很习惯。”

    “如若这些士兵们在地方上有所异动,也不利于地方上的治理。”

    “臣认为,可以派遣一部分将士们去开荒,这耕种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农户。”

    崔民干这话,听起来的确是没什么毛病。

    就是李世民听了也都觉得非常中肯,他倒是忘记了,那些军中的汉子,都习惯了战场的厮杀,如何会过的贯乡野的生活?

    这裁军之后,真的要是发生了点儿什么。

    他这以后的谋划,可能就更加不好实施了。

    “言之有理。”

    李世民这一句,听着似乎是真的在赞同。

    毕竟他的手,可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眼神也的确是在思索。

    而不是背着手,站在那里一脸平静。

    可若是楚风在这里,还是要坚定要裁军的,这大唐如今的农户能有多少?

    开荒出来之后,这些个田地完全可以属于那些将士们的。

    可要是交给了农户。

    这天下的很大一部分的农户都掌握在那些佃户的手中,而这些佃户,都是乡绅、富商以及世家之人的手中。

    还有一部分,也都是大唐的亲王、国公等有爵位的人手中。

    让农户去耕种这些开荒出来的田地,最后粮食也都会进入这些人的手中。

    他们会交赋税吗?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军中的那些个老兵,还有那些个伤残的将士们,以及并不想继续在军中之人。

    这些人,完全可以让他们解甲归田。

    只要是这些人有了田地,就不用朝廷继续养着他们,还可以为大唐的粮农司生产一些粮食。

    如若每一年都能让一些这样的士兵解甲归田,获得一些田地。

    这才是真正的能够建立不世之业,解决底层清苦百姓和贵勋、富商豪族之间的矛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