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榆钱巷-《大宋小公爷》
第(2/3)页
...
薛昆下了朝要回家,路过界身巷的时候,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枣花糕的味道。
“掌柜的,给我包两份枣花糕。”薛昆在摊子前止步。
很显然掌柜没见过一人出行的官员,他有些吓了一跳:“这位官爷,您是要枣花糕?”
这种事哪有自己亲自动手的,官员都是坐着娇子指示下人出来购买。
薛昆独树一帜,一个堂堂六品朝官居然步行自己走在大街上连个仆从不带,购买枣花糕。
薛昆也有些不适应,早知道下朝在待漏院换上百姓衣服好了。
待漏院,唐宪宗元和初年,朝廷在宫门外设置了“待漏院”,也就是让百官进去坐着等上朝的地方,算一大恩政。
至宋朝,待漏院进一步发展,是官吏和民间人士上诉、请愿、议论政事的场所,是皇帝、官员、民众之间联系的一个纽带,是国家和社会相互影响的一种途径之一。
“没错,两份。”薛昆掏出几文钱。
掌柜的慌忙用油纸包了两份,薛昆提着枣花糕回家。
陋巷巷口有两棵榆树,灾年光景,这两颗榆钱树活人无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条陋巷也被唤做了榆钱巷。
榆钱巷里住着的,也都是一些普通老百姓,除了一个打短工的就是小商小贩。自打有了这条巷子,就没听说出过什么富贵人。
毕昇算是这条巷子最出名的大官爷了,今日李氏不在家,说是去窑上去看毕大官人去了。
山中无老虎,猴子做了王。没有李氏镇着,街坊邻居那些长舌妇开始了。
妇女们总喜欢把男女那点事做谈资,她们想男人却又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想男人。仿佛做一个心如止水不近男色的道姑才会显得自己多贞洁,而道姑又往往成为她们口中嘲笑的对象。
于是,一切与男女沾边的东西都成了不正经的代名词。
“听说了没有,张娘子家里来了一个租客。”
“知道,不就是那多管闲事的毕家大娘子撮合的么。”
“你说这一个寡妇,一个汉子,孤男寡女的住在一个屋檐底下,成何体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