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位置平时都是宋老汉下午休憩的地方,摇椅和摇椅边的小桌子上放的茶,包括这把折扇,那都是平时宋老汉用的. 梁冰一进来就是看见宋缨像个老大爷一样躺在摇椅上,恨铁不成钢的说:“你看最新一期的校报。” “怎么了?风风火火的!”宋缨接过报纸。 水木大学新闻社有内部发行报纸,去年报道了宋家的文章后,内部发行的报纸也被外界媒体知晓,现在在京城几所大学里都有售卖。 所以,现在可以登上水木大学校报的内容,已经不光是学校内部的新闻了。 “你快看啊!”梁冰站在旁边气呼呼的插着腰,“方珍妮在校报上采访了她师父,据说是书法协会的大师,叫刘永。方珍妮那个师父还说见过你,觉得你不太像书香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什么的。反正,通篇都是在夸方珍妮,踩着你。拿你?衬托方珍妮。” 宋缨快速的把那篇文章看了一遍,报纸上还有刘永的照片。 要不是那一身标志性的唐装,还有尖嘴猴腮的样子,宋缨差点就没想起来,自己去年和大伯母一起去挑选家具的时候,还见过这么一个人。 撰稿人用春秋笔法,模糊了宋缨现在的家庭环境和宋奶奶幼年时期确实受过当时最正统的国学教育的内容。 着重强调了宋家在几年前的落魄,还有宋老汉祖辈都是农村人的身份背景。 又以刘永的口吻讲出方珍妮从小都是在书法的熏陶下长大的,是真正的才女。 文章最后还不忘带上刘永和方珍妮的师徒关系,甚至是感谢方珍妮为新闻社邀请到刘永这样的大师接受报社记者采访。 “文笔很厉害啊,绝对是学长学姐。” 梁冰翻着白眼,提起小桌子上的一串葡萄就开始吃,一边吃一边说:“可不是,我们新闻社的大神。毕业前最后一篇文章。说是毕业前就写好了,只是这样的采访不追求时效性,就被报社的主编一直往后推,推到这个月开学,刚好给新生们看看传统文化内容。” 梁冰也是新闻社的,因为一手漂亮的拍照技术和自带的相机,在报社里还是少有的摄像。 “你就一点都不担心?看着方珍妮踩着你上位?” “担心什么?”宋缨把报纸翻了两眼,叠好放在旁边,“他这上面的内容没有假的呀。只是有些写了,有些没写而已,从内容是没问题的,就看个人的理解。” 宋缨也是用笔杆子的,她能不知道这篇报道里的猫腻吗? 可真要去计较,不说撰稿人已经不在学校里了,内容上也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反驳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