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让我痛快,就都别痛快-《摆皇》
第(2/3)页
应该说,很糟糕。
万历七年,大明全年收入折银两千一百七十四万两,九边军费开支八百五十七万两,占收入的百分之四十,这还是没有战事的开支,要是有战事,最少占收入开支的百分之六十。
这还玩个屁!
九边开支、各地留存、宗室、官员工资,占最小头的就是朱翊钧,皇宫开支才占大明收入百分之三。
他又看了宗室的开支,此时大明亲王加郡王二十多人,在册宗室人口一万五千四百一十七人,才这么点人,没有后世历史发明家所说的几百万人。
宗室开支总计一百二十五万白银,这还要把大明宝钞算进去,实际领到的白银和禄米更少,这也是有嘉靖年宗室要饭的原因。
这些宗室也算把祖宗基业继承下来,实在不行就要饭。
宗室开支占大明收入的百分之五,说大明灭亡是宗室吃垮的,这个站不住脚,根本原因还是九边糜烂,财政收入减少。
洪武、永乐时期盐税还能收两千万两,现在能收二百万两就很不错,这还要看盐商老爷们的面子,不然两百万两都收不到。
大明财政开支最大的就是九边,其次是各省衙门存留,衙门办公,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修路、修桥等等开支。
其次是大明官员工资,然后宗室、再然后就是宫里的用度。
朱翊钧当皇帝,不能按照历史书来,通过这几天研究,他认为一条鞭法加速了明朝灭亡。
大明一年产银最多十几万两,大量白银都是海外运过来的,江南、福建、浙江这些省份,他们养蚕织布,减少了粮食种植,把丝绸、茶叶、瓷器运出去,把白银运到大明。
农业王朝要白银做什么?
这些白银都在商人,以及士绅控制的商人手中,货币权在他们手中,朝廷失去货币权,财政还不乱套?
可以说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都是一条鞭法催生出来的,西北、还有北方没有白银,古代货币流通不便,南方到京城还有漕运,西北只能靠两条腿和四条腿。
百姓手中更没有白银,要是推行一条鞭法,西北的百姓就要被割两次韭菜。
百姓手中没有白银,但是国家收税要用白银,百姓就要低价卖粮食换白银,这就要被盘剥一次,等用银子交税时,还要受官府盘剥一次,种粮食没有种经济作物赚钱,到时整个大明粮食就会缺少,没有天灾还好说,如果遇到天灾,将会民不聊生。
一条鞭法在南方几个靠海的省份是好政策,在西北和北方不是,如果任由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朱翊钧想躺平都不可能。
张居正要想当内阁首辅,就不得不与士绅商人集团合作,他所代表的还是士绅军队集团,九边盐政被他破坏,一条鞭法也不是什么好政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