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圣人如龙!墨家三派,以身为饵,凝聚民心!-《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1/3)页

    梁郡,客舍内。

    张怀民吹灭蜡烛后,酣然入睡。

    今日在接到陛下旨意后,他就立即收拾好行囊奔赴江南。

    本想连夜赶路,但一番舟车劳顿下来,车夫、马匹,还有随行的侍卫都需要休息,于是只能暂时在梁郡客舍内停顿下来。

    准备睡两三个时辰。

    等明日一早,再动身出发。

    然而,才刚人入睡不久。

    一阵叩门声陡然在房间内响起。

    咚!

    咚!

    咚!!

    “怀民兄,你睡了吗?”

    苏长歌与负责官舍的小吏友好协商后,来到张怀民屋前叩响房门。

    但过了数息。

    房间内一直无人应答。

    “先生,你这不行,看我的。”

    见状,清玄自告奋勇,直接抬手拍门,喊道:“张怀民!张怀民!”

    嘭嘭嘭....

    刚睡下的张怀民听到动静。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

    大半夜的,哪来的女子声音?难道是前两日读春秋的缘故?

    想到这,一路舟车劳顿,本就身心俱疲的的张怀民,也就没有去理会,只当是在做梦,阖上眼睛,继续做着春秋大梦。

    但就在此时。

    耳边突然传来砰咚一声巨响。

    房门被人强行推开。

    一刹那,张怀民瞬间从睡梦中惊醒。

    瞪大了眼睛看向门口,月光下,三道人影出现在视野当中。

    “先生,我就说了他还没睡吧。”

    “咳咳...”

    苏长歌捂住清玄的嘴。

    看着张怀民那一脸惊吓的表情,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道。

    “好巧,怀民亦未寝啊。”

    而此时,看清楚是苏长歌,张怀民心中松了口气,他刚才还以为是强盗土匪刺客之流,等等,苏长歌?他怎么会在这?

    刹那间。

    张怀民发现了盲点。

    庐江郡与梁郡之间相隔千里,他是怎么找上门的?

    “这位是龙女清玄。”

    “她带我来的。”

    看出对方脸上迷惘,苏长歌开口介绍。

    闻言,张怀民点了点头。

    他虽然没见过龙,但也知道龙能兴云吐雾,千里之遥对普通人来讲或许很远。

    可对龙,甚至是对修士来讲。

    其实距离也就那样,几刻钟便能到达,而一般朝廷急报,亦或者各地间碰到大事,为了追求效率,也都会用仙门手段传递消息。

    “工部尚书张怀民,拜见龙女。”

    张怀民起身,拱手行礼。

    并将外衣披在身上。

    虽然穿了里衣,但与人谈事,还是郑重端庄点比较好。

    随后,他转目看向苏长歌,凝声道:“长歌,如今宗室、秦相,还有各郡的士绅,他们都想置你于死地,你可有何破局之法?”

    “谢过张兄牵挂,此事我自有考虑。”

    苏长歌避开这个话题。

    早在动手之前。

    他就想过,此举会惹来宗室、秦相,以及各郡士绅的不满和打压。

    但凡事皆有两面性,这帮人打压的越狠,自己越势弱,越危险,那些站出来鸣不平的百姓就越多,大晋民心就越是凝聚。

    对蛮夷。

    百姓有天然的仇恨来凝聚一心。

    可对士绅权贵,若非实在活不下去。

    百姓们只会闷头干活。

    就像田垄内默默耕耘的老牛,任凭士绅欺压,到最后变得麻木不仁。

    但这可不行,将来推行变法若只靠朝廷来顶住各方压力,必然会发生动荡,而有位伟人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百姓们想过的好。

    他们自己也得站出来发声,坚定不移的站在维护他们利益的政策上。

    如今。

    苏长歌把自己当做矛盾点。

    借用百姓的正义感,挑起他们与士绅门阀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也算是场摸底测试,若百姓们只是观望,麻木不仁,那苏长歌就要考虑接下来是徐徐图之,还是继续像现在这样莽过去。

    与此同时。

    张怀民听到苏长歌自有考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见他一脸淡然。

    也就没再说什么,而是开口道。

    “长歌深夜突然来找为兄。”

    “可是有什么事?”

    “嗯。”

    苏长歌点了点头。

    接着从袖中拿出写好的策论,说道:“这是小弟对治理江南的一些看法。”

    “如今江南豪强劣绅,贪官污吏皆被铲除,田地分租给百姓耕种,政务清明,民生安康,但诸多职位空缺,需向朝廷伸援。”

    “只是,朝廷设官分职。”

    “凡以利民耳,如不能利民,薄务虚名,不以民事为事,不以民心为心。”

    “固未有能奏效者,恐廉吏与贪吏罪相等。”

    “还望怀民兄多多注意,挑选能干实事,造福百姓的官员。”

    声音响起。

    张怀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身居其位,虽然清廉,但是不干事的官员,与贪官之罪相差无几。

    苏长歌如今才二十出头,便能有此见解,足可见天资聪颖,又不缺脚踏实地之心,而且最重要的是,自身难保的情况下。

    还要大半夜跑来找自己,托付江南百姓之事。

    这份心实在让人敬佩。

    想到这。

    张怀民接过苏长歌递来的策论,感慨道:“江南得长歌,乃江南之福。”

    说完之后,他便低头看向策论。

    紧接着眉头一蹙。

    “长歌,这不收束脩的启蒙学堂,初心虽好,但需要的银两可不少。”

    “而且上哪找那么多先生?”

    张怀民出言询问。

    “钱的事不用操心,如今江南最不缺的就是钱粮。”

    苏长歌开口。

    那些豪绅商贾的钱财家产虽然上交给朝廷,但江南官府也留了些。

    毕竟金银珠宝方便运送,可田产、地契、铺子等等,皆有本地官府接手,再加上江南本就富庶,办学堂的钱还是有的。

    随后,苏长歌又补充道:

    “启蒙学堂,只要教会百姓们识字认字写字即可。”

    “先生可以去各地书院私塾找,聘请贫苦学生,或者一些寒门读书人。”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先扫盲,书本道理可以等以后再说。

    闻言,张怀民点点头。

    只要钱到位,又只是简单的识字认字写字而已,那的确还好。

    虽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

    但总有办法克服。

    随后,两人又开始商榷其他治理之策,张怀民越听眼中光芒越炽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