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哦不,跟子布你没关系。”刘旭忙宽慰道。 顿了顿,组织好思路,袁桓试图解释道:“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建立一些导流的设备,一旦发生洪灾,洪水可以汇集到这些设备中,让它按照咱们既定的路线,流到别处,明白吗?” 张昭当即震惊:“这......人力果真能胜天?” 叮咚! “来自张昭的声望值+588!” 没办法! 在古代人眼中,其实不论是洪灾,还是旱灾,亦或是蝗灾,全部都是上天在惩罚人类,人类是没有办法与上天抗衡的! 而在刘旭提出来的防洪泄流概念里,很明显便是要通过人力,以及相应的一些手段,来抵御上天对老百姓的惩罚! 如此大胆的设想,张昭焉能不惊?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概念从刘旭zui里冒出来,竟平淡得像是水一样? “其实洪灾并不可怕,只要咱们能正确认识洪灾,对症下药,那么它其实也不过如此!” 刘旭冷静的回答再次震惊到了张昭,若不是因为刘旭是他的主公,很可能张昭便要破口大骂他信口雌黄,胆大妄为了! 开口道:“子布!两天之内,你去找一帮会烧陶罐的匠人,越多越好,咱们能不能把这防洪泄流体系制作完成,全在他们身上了。” 张昭半信半疑地揖了一揖:“主公放心,下蔡便有陶土匠人,明日下午,在下将其聚到县衙,听候主公命令。” 其实,在近代社会的中~国,青岛曾被割让给了de国,而当de国进驻青岛时,做得第一件事不是别的,正是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地下泄洪体系。 正是由于这套地下泄洪体系的存在,才使得现在的青岛,百年以来没有受过洪涝灾害的侵犯,这套体系也一直沿用至今,安然无恙,没有半点毛病! 如今,刘旭到汉末三国,成为一个城市的实际掌权者,他要做的,便是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这个年代,逐渐改造这个年代。 翌日,晌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