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教诲-《穿成美男子》


    第(2/3)页

    郑氏翻阅的手一顿,抬头认真的看着他,又问:“为何觉得我会选《礼记》、《尚书》呢?为何不是《论语》呢?”

    张昌宗答道:“太太出身荥阳郑氏,若论对礼制之理解与通透,世间莫过于世家。由太太来注释礼记,很有说服力,也有家学渊源。至于《尚书》……”

    张昌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诚实的道:“是弟子胡乱猜测的,想说太太家学渊源,或许家族有关于尚书的解读或记载也说不定。至于为什么认为太太不会注释《论语》,那是因为弟子觉得,《论语》看似浅显,然则微言大义,非声名卓著之鸿儒不可注,非德高望重之宗师不可注。若是太太选了《论语》,弟子也会劝阻,弟子不想太太陷入麻烦中。弟子也是男子,了解男子的德性,自古以来,文人之间学术上的争执,龌蹉多,利益牵扯也多,杀人不见血的。”

    郑氏望着他,听他侃侃而谈,不由欣慰的点头,道:“你小小年纪便能看透这些,很好,我确实选的是《礼记》。世间事,有情义,也有利益。君子的维护利益的方式名正言顺,小人维护利益不择手段,你说做君子好还是做小人好?”

    这是在考校他的同时教导他!

    张昌宗道:“若看短期,自然小人得利,看长远,自然是君子之道更好行走。”

    郑氏不置可否,又问了一句:“为何?”

    张昌宗道:“人活在世间,不可能孤立存在,与父母、与宗族、与世俗、与同僚,甚至君臣之间,说白了就是关系二字。关系处理得好,则容易过活,关系处理得不好,则寸步难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交往,该怎么交往,人人心中皆有数,没有谁是傻瓜。君子在人际关系中或许不如小人如鱼得水,但涉及到关键之事时,为人如何有时候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曾有人说过,做事先做人。太太,弟子说得可对?”

    在郑氏与婉儿师父母女俩儿面前,张昌宗不用隐藏自己的阅历与想法,感觉这母女俩儿都不是拘泥的人,无论他的想法多么惊世骇俗,多么的天马行动,她们都能以女性特有的包容来容纳他,然后与他探讨。

    迎着张昌宗求知的眼睛,郑氏心中一叹,道:“也对,也不对。若如你想的这般行来,那你做人便太累了。你可知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之理?”

    张昌宗恍然道:“太太的意思是说,只要站在道理上便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