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红旗的事情不管怎么判,首先都要看县里是什么态度。 陈子昂找了县里的一把手。 “久仰大名,但这还是第1次正式见面。” 年轻,气宇轩昂,气势也很强,这是一把手对陈子昂最直观的印象。 陈子昂的名声在平原市很响亮,没有别的,就是因为他家世雄厚,为人神秘,手眼通天。不管是为官还是为商的,都想跟他这种人交朋友。 虽然这是第1次正式见面,但是在市里的大小会议上也见过几次。 年过50的一把手,起身相迎,笑着把陈子昂往待客的沙发处引,叫秘书泡了平日里收藏起来的好茶叶。 微微品了一口,陈子昂抬杯示意:“这茶不错,红旗经常跟我说您这里的茶水好。” 闻言,一把手那张微胖的脸上,露出了惋惜,“李红旗是个很不错的厂长,我是一路看着她成长起来的,她适合干企业,就是性格和思想方面……” 说着摇摇头,叹息。 “我今天就是为了她的事情来的,”陈子昂并没有绕多大的圈子,把随身携带的一份文件拿出来交给县里的这位一把手。 这是一份资产评估报告,是‘金利来’服装厂的资产评估。 有关‘金利来’的资产评估报告,一把手不是第1次见,上一回是李红旗亲自递到他手里的。 “这是什么意思?”一把手心里隐隐有些猜测,已经有些浑浊的双眼在看向陈子昂是也带了深究。 “我想用翻倍的价格把‘金利来’买下来,”陈子昂说。 ‘金利来’的价值不在于那个服装厂,而在于‘金利来’这个品牌。这个品牌成立之初,其中一个针对的方向就是把它打造成国民品牌,李红旗这几年的努力大家也有目共睹,她确实做到了。 想要把‘金利来’买下来,就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翻倍的价格,那简直是个让人一般人想不到的数字。 这跟一把手心里猜测到的想法差不多,陈子昂把‘金利来’买下来,把公有的变成私有的,那李红旗转移集体资产的事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