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2003年,北方的绝大多数城郊都是土路,仅有一两条跟外界连接的坑坑洼洼公路,通往他们家工厂的路也是土路,连公路都没有。 陆洋的记忆里不是05年就是06年,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公路在他脚下修通。 按照政府规划的纵横交错,这里是连接南方城市和省城的交通枢纽,这条路就是未来明江市经济开发区的中轴线。 二十分钟后陆洋来到工厂,比起上次过来,这里热闹很多,不时有小厢货进厂拉货。 周围大片的荒地被老陆用简易围栏圈起来,这是陆洋赚取第一桶金后让老陆拿一万块买下来的荒地。 为了保险起见,陆洋让老陆把这些地都办完正规手续和宅基证。 老陆付出两条中华烟的代价,村委会爽快的给办了,还多给老陆划分两亩。 这个年代宅基证管理得非常松懈,都是村支书闭眼往空白证上盖章。 后来国家对宅基证的管理逐渐严格起来,村里的公章被上级部门收走。 现在陆洋他们家拥有的土地比之前又增加十几亩,等过些年同学聚会吹牛逼的时候也有吹嘘的资本。 比如:我家里有两个矿... 我家里有几栋楼... 我家是拆迁户... 这种吹牛逼光听听就给人一种无力感。 陆洋曾在燕京辛苦工作多年,升任部门主管后,勉强在五环内买了一套房子,还要背负高额的房贷。 他的下属家是土著拆迁户,二环两套房,四环两套房,这种差距对比实在太大。 来到厂里后,不少人都认识陆洋,纷纷给他打招呼。 陆洋也都一一回应,有些不认识的长辈也都按照叔叔阿姨的称呼。 他来到老陆办公室,发现里面除了老陆跟经理王鹏飞,还有一个陌生中年男子不认识。 老陆看到陆洋愣了一下。 “你刚从省城回来?” “是啊,刚回来。” 陆洋端起老陆桌子上的茶杯就咕咚咕咚灌,喝完随意抹了抹嘴角。 陆建军笑着把陆洋介绍给那个中年男人。 而陆洋也从老陆嘴里得知对方是谁:张发奎! 老张作为老陆的发小,属于那种眼高手低、游手好闲的人,喜欢琢磨点旁门左道,这种人有时候能发点横财,有时候会赔钱。 陆洋还知道当初老陆囤货bb机就是出自张发奎的策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