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全面开工-《崛起1997》
第(2/3)页
段达维想的是,如果能够运作合适的话,是希望能够面向普通民众的,这样一来,起码可以将影响力和资金来源,扩大许多。
“那监督问题呢,我们找国内的部门还是找鹏城方面来监督?”段达维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个基金会的成立,肯定是面临监督的,而且可能是多方面的监督,不过这方面有轻有重,而且基金会的想法也很关键。
听到这个,张梦也有些头疼,监督单位,不管是用哪个,都是有问题的,基金会是在鹏城市政的牵头下成立的,如果甩开了鹏城市政,那就有些不通情理了。
“都请!”
“都请?”段达维瞪大了眼睛,如果都请的话,那这道路基金会的监督就未免人太多了。
张梦说道,“不过,不仅是国内的监督部门要请,鹏城市政的监督部门我们也请,除此之外,国际上的第三方审计公司,我们也请!”
张梦想的更多,以后天梦科技也要推动自己的慈善基金,道路基金会就当一个试点好了。
段达维想着张梦的话,他突然觉得张梦说的似乎挺有道理的,请这些人监督,那也意味着给道路基金会背书的单位更多,将来有人攻讦基金会的时候,站出来的人也越多!
鹏城这边传出来的消息,迅速的开始在国内传播开来,不管是雄心勃勃五亿美金,建造世界第一高楼,还是众多地产公司推出的道路基金会,都是吸引人关注的消息。
尤其是道路基金会一成立,就稳坐国内最大的慈善基金榜首的位置,更是让无数只眼睛紧紧盯着它。
十一亿七千万的基金会,哪怕放在后世,也是数的着的,更不用说现在了。
不管是推动基金会成立的玉山地产等公司,还是担任基金会理事长的段达维,都被人讨论着。
各路媒体,纷纷对于段达维的身份大肆报道,尤其是他在国内建筑领域的地位,更加大肆报道。
这时候,普通民众,才了解到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原来这么厉害,教科书上近二十年来,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的标志性建筑,还有影响国泰运势的重大工程,都与段达维有关。
一时间,段达维的名声,在国内是猛涨,对于他,更多的还是敬重,只要会独立思考的人,都能明白段达维对于国内的影响。
而关于段达维的报道,尤其是他这么多年的品行,也是多有报道,这方面官媒的推动,也功不可没。
不过也没有夸大其词,如段达维这么多年,确实捐助出去不少财务,虽然没有媒体报道的几百万,可七八十万还是有的。
不是段达维不愿意捐,而是十年前,虽然吃住方面,段达维都不需要担心,他挂职的单位早就为他解决了,可几百块的工资,你让段达维怎么捐,真捐了,段家一家子都要喝西北风了。
媒体对于段达维的报道,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公众对于道路基金会都是放心的,有段达维坐镇,也不怕出现贪墨的现象。
道路基金会,趁机对外发招聘的信息,道路基金会现在就是一个空架子,账上是有不少钱,可事情也得有人来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