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白捡的酒楼-《空间种田:农女的奋斗之路》
第(1/3)页
杨二郎信上说他在远山镇一切顺利。
桃源杂货开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只用了几百斤粮食便收到了无数杂货,足够村子里的人用上很久很久,而且不少东西质量还相当好,物超所值。
桃源粮铺的生意也比她预计的要好的多,每天都有很多用做工来换粮食的人,那几十亩田地早已种完, 李氏夫妇根据她当时的吩咐,又买了很多田地,现在也种的差不多了。
这些都是好消息,但最好的消息是老镇长的。
老镇长感念于她出粮食请镇民做事,救活了无数原本可能会饿死的镇民,决定把镇上最大的酒楼送给她。
杨二郎说, 他去看过,酒楼很大, 足有三层高,里面破坏的不严重,简单收拾装潢一下便能用。
木渔感叹老镇长竟然这么大的手笔,白送啊。
这样一处酒楼,价值不可轻易估量。
首先,虽然灾年田产房屋价格相对粮价很便宜,但那仅限于受灾严重的地方,仅限于快要吃不上饭的人,但凡还能过得下去都不会卖田卖房。
其次,寻常的民宅和商铺价格被压得很低,但那些高宅大院、顶好的商铺价钱还是很高的,因为他们的拥有者大多不会沦落到需要为了几十斤粮食卖掉最好的产业的地步,如果真到了那时候,当地大概已经彻底崩溃了。
这处酒楼,她之前没刻意留意过,但是走在镇上的时候无意间总能看到高高的一角,很是醒目。
这么优越的条件,要是经营好了, 以后能得到的可不止是钱财!
老镇长不可能想不到这些, 所以说,他是有意这么做的。
木渔感叹,老镇长真是个好人啊,她明明也没做什么,只是想着赚些钱而已,其次才想着救些人。
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同行做的太烂了吧,能有今天基本全靠同行衬托。
确实,和孙三提到的那些只知道压价的黑心商人,以及元荡这样的利益至上的大商人比起来,她确实还算好的。
说回这事,这个酒楼代表的不只是一个酒楼,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这代表着以老镇长为首的远山镇在接纳他们,并期待他们去做出改变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