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章 义军窘境-《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3/3)页
傅选解释道:“朝廷在东京与中原各有些许兵力,控制着些许州县,先前的东京留守宗泽老将军,对河东、河北抗金队伍多有支持,兵器钱粮都有暗中供给。”
“原来如此!”
徐还对宗泽多少有些了解,这位老将军主持大局的时候,除了率领官军积极抗金之外,更大力呼吁联合各路抗金义军。
即便是曾经的盗匪,只要愿意加入抗金队伍,宗泽都表示大力欢迎,甚至还供给军械钱粮支持,从而增加兵力数量,凝聚民心,以达到战胜金军的目的。
此种做法,或许可以形象地归结为“抗金民族统一战线”!
不得不说,老将军深谋远虑,心胸开阔,远见卓识,这个做法也却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事实上,整个建炎二年,金军都没怎么大规模南侵。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四太子金兀术虽然拿下了应天府,逼近江淮,但在没有得到后方稳定支持的情况下,并未发起大规模进攻。
这一年金兵主要在肃清河东、河北,中原、齐鲁等地的抗金武装。而这些力量,全都是宗泽老将军大力支持的结果。冬天辽东与燕云有因为徐还和契丹人生出了大乱,更加延缓了南侵脚步。
若非如此,拖住金兵几乎一年时间,赵构如何能在江淮和江南立足?宋国也恐怕早就灭亡。
宗泽此举,意义非凡。
可惜七月间,这位老将军病故了,临死之前仍旧高喊“渡河”,可见对固守河北,收复失地的执念。
历史有其必然性,但不可否认一些关键人物的作用。很多时候,个别人物的生死对历史轨迹有重大影响。
远的不说,比如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已经打到了瓦桥关,眼看着收复燕云在望,却因柴荣病重而作罢。更因其病故,造成主少国疑的窘境,让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朝换代。
宗泽之死或许比不上柴荣病故那么关键,但似乎也是一个转折点,按照冯五的说法,河北抗金义军的处境变故也许恰好与宗泽病故有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