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牺牲了一点儿轻薄度,但放在90年代,还是可以碾压那些砖头式的大哥大的。 陈哲也不是没有办法实现再薄一点的目标,甚至只需要另外加个金属框就够了。 但是,真心没那个必要。 功能机的时代,不需要那么复杂。 再者说了,无论什么样的产品,总是要按部就班的,真要是一步到位了,还怎么玩更新迭代? 市场可不是这样做的…… 当然了,除了外壳以及里面的零部件之外,还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电池。 关于电池,当然也是陈哲今后布局的一个重点领域。 只是,布局可以,但没必要用力过猛,他觉得可以徐徐图之。 毕竟,这会儿的富锂概念还没出来,三元锂完全可以纳入怀中。 而且,古迪纳夫老爷子的磷酸铁锂发明,连专利都还没来得及申请呢。 也同样不知道自己的科研成果,已经被在自己实验室里做过访问学者的东洋人给窃取了,还在东洋本土申请了专利。 而对于这位真正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者,陈哲从来都不会眼睁睁看着他,再去经历第二次的打击。 所以,等赵敬处理完香江四维公司的事务,就会直飞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他将会在那边,用陈哲准备好的磷酸铁锂包碳技术,完成和磷酸铁锂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的交叉授权。 而这两项技术如果拿下专利,就是磷酸铁锂电池最核心的两大基础专利。 什么是基础专利,就是你怎么都绕不开的专利。 当然了,为了完成和古迪纳夫教授的合作,他不仅让赵敬带去了“东洋人已经拿他的科研成果在本国申请了专利”这样的消息。 还送了他几个小礼物。 这个小礼物,就源自于东洋人冈田重人,在拿到了古迪纳夫教授的科研成果,回到东洋电报电话公共公司(ntt)后,在未来几年时间里,陆续研发出来的几个相关于铁位掺杂和磷位掺杂的技术。 以暴制暴嘛,非常合陈哲的胃口,而且能做到这样的神不知鬼不觉,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他相信,古迪纳夫教授会喜欢这个小礼物的。 毕竟,他虽然没有报复的心理,但是能得到出一口气的机会,也绝对不会放过,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 当然了,陈哲相信这老头儿最高兴的,应该莫过于自己拿给他的那个磷酸铁锂包碳技术。 因为实现了这项技术,就等于是让磷酸铁锂从实验室里走向了市场。 而这一点,就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而获得的最大成就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