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专利的前车之鉴-《1995之未来不是梦》


    第(3/3)页

    陈瑞皱了下眉头,“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吗?”

    陈哲笑了笑,“差不多吧,算是一款应用软件,你可以把它叫做即时通讯软件,就是那种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与人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软件。

    “这款软件,可以即时提醒你的朋友和同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聊天、发送消息、传输文件等。

    “而且,可以创建你自己的个性主页,同时,别人也可以访问你的主页,并发送贺卡、语音邮件,还能通过email发送、转寄、复制电子邮件等。”

    陈瑞再一次被惊到了,“天才的创意啊,这个好像真有的玩啊。”

    陈哲心说当然有的玩,这可是icq啊!

    icq在他的记忆里,可是一款一经推出,就直接横扫了全球的热门模式。

    是的,只是模式。

    因为,icq当初推上市场时,并没有关注其它国家的情况,自身也只有英文版本,这无异于是主动放弃了绝大部分的国外市场。

    所以,跟风者迅速各自占地为王,以熟悉本国本土的语言与习惯,根据icq的模板,孵化出了适用于当地的软件。

    比如国内的qq,起步时名字都懒得想,直接命名为了qicq,相当的不走心。

    而后来icq的发展,也并不是很顺利,甚至走过许多弯路,比如那些庞杂却无用的功能,再比如后来大量广告的渗透,给人的体验感变的越来越差。

    这也是icq后来逐渐没落,进而被微软的msn所超越的原因之一了。

    陈哲这会儿把icq祭出来,也不是为了去老美那边抢市场的。

    那不现实。

    他敢用右脚拍着自己的胸脯发誓,一旦icq发展起来,那差不多就是自己被挤出来的时候。

    90年代的老美,可不是上一个十年的他们了。

    这会儿的他们,已经开始嚣张跋扈了,觉得自己已经有了独霸全球的资本。

    所以,陈哲想要的,只是把它做大,然后或卖或换,主动离场走人。

    反正只要走的风骚,就一定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而且,他这次开发的icq软件,虽然有好几个国家的语言。

    但是唯独中文,将会以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出现,他会同时让李民浩在香江成立一家公司,面向整个华语地区,和icq同步上线。

    而涉及到这两款软件的几个关键专利,也会注入到另一家香江公司里,作为专利代持管理,然后再由这家公司,免费授权给icq所属的公司以及香江公司。

    好歹,这飘忽的走位,还是能躲避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