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个国家的税赋,光供养皇族都不够,你还能指望这个国家有什么实力,有什么发展? 虽然这里面有一些水分,也有一些人将自己贪墨的钱财算到了皇族头上,但即便是如此,依然能体现出皇族坐大,并且成为累赘以后,对一个国家的影响。 所以李元吉是说什么也不会让皇族在本土的权力过大,族群过大的。 所以在潭山文馆内的一众皇亲国戚,以后即便是出人头地,也很难出将入相,位列三公九卿。 不过,看馆内教习们的意思,他们似乎很有信心,那就由他们去呗。 反正人家是在做好事,也是在教人成才,这种事情不仅不能打击,还得鼓励。 什么将重臣的儿女们养成废物,亦或者逼迫着重臣们亲手将儿女们养成废物,并不是李元吉愿意看到的。 在李元吉看来,这么做不仅会养出一群尸位素餐的蛀虫,还等于是自废武功,对一个国家毫无益处。 这一点大宋已经帮忙验证过了,再威逼利诱着让重臣们将儿女们养成了废物以后,最后的下场就是遇到了敌人,谁也不愿意上,谁也不敢上,一个个都躲着保命,即便是被迫着上去了,也只会想方设法的保命,而不是杀敌。 在有新人露头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拉拢,去腐蚀。 拉拢和腐蚀不成,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毁掉对方。 如此一来,一个偌大的国家,将永远没有新人可用,也没有能力特别出众的人可用。 这个国家也就注定了会被人一直欺负下去,一直欺负到消亡。 所以李元吉觉得,一个国家的掌权者,没必要威逼利诱着重臣们将儿女们养成废物,想要打压重臣们,不让重臣们独揽朝纲,不让四世三公这种世家出现,只需要做到识人、用人,不重用即可。 只要压着重臣们子嗣的晋升通道,不断的找理由和借口将他们升升降降,让他们一直徘回在中层官员中间,他们又怎么可能伙同父亲、祖父等人独揽朝纲呢? 在此期间,再大力的检拔有能力的新人,让新人快速的出头,去跟老人对垒,就能进一步的约束老人们独揽朝纲。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确保朝廷的上层、中层,都是有能耐的人在做。 也能确保朝廷一直有人可用。 不至于在迫不得已之下,让一个文臣去当武将,或者让一个武将去做文臣。 虽说这个时代不缺乏文武双全的人,但这一类人终究是少数,而且即便是文武全才,在文武方面也有侧重点,很少能有人能在这两方面都有杰出的能力。 所以朝廷唯有确保这两方面都有人可用,才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抓瞎。 李元吉又勉励了教习们几句,慰问慰问了教习们的生活,并且帮教习们解决了一些生活困难,然后在教习们灿烂的笑容中,赶到了文馆内的一间雅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