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起来吧,本郡主和高大人这里有些事情需要你们协助。”苏莹开门见山的说出自己请他们来的目的。 “这次城里受了灾,百姓们多多少少都有损失,我们府衙人手有限,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询问他们损失多少。”苏莹细细的说了缘由。 “你们几个都是城里最知道各行各业行情的人,这位廖淼,他说了自己家里受灾的情况,你们合计一下,需要补贴多少银钱?”苏莹有心要把高问府上的那些银钱全部赠送出去。 银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必须给到每个需要的人手里。 “两亩地一年的收成大约在十两银子左右,一半的家具,看廖淼的描述,大约二三两足已。”站出来说的中年男人面善敦厚。 “朱师傅说的在理。”另一个年纪稍大的男人接过话。 “清秋,给廖淼十三辆银子,师爷,记下,账目要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苏莹吩咐身边的两个做事。 有了廖淼的开头,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纷纷排着队站在府衙的大门口,说起自己家里的损失情况。 队伍的人数一直只增不减,苏莹坐在桌子的后面,听着他们一一述说的情况。 十八箱的金银珠宝,一点点的少掉,高问看着属于自己的财富就被苏莹掏空,他的心里在滴血。 “竺大叔,我听闻你是城里最厉害的种地能手,你看水位退去的田地还能种粮食吗?”苏莹看着人员退去,她总算有时间问问这几位能人。 自古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回郡主,水灾是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好在一切都能补救,老朽去地里看过了,那些田地不能种水稻,可以种其他的作物。”竺大叔沉思片刻。 “竺大叔,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苏莹见他面露难色,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我们地是有了,可是这作物的种子必须从外面购买回来。”竺大叔说出问题的难处。 “我们一行人正好要去下一个城镇,哪里就有你们要的作物种子,你们派些人跟我们一起去,买了种子,就做船原路返回。”苏莹早就想好了对策,现在就差一个能办事的人。 “高大人这边?”竺大叔看着脸都绿的高问,他突然觉得郡主一走,他肯定会找他们所有人算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