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山寨变练军基地-《三国瑯琊王》
第(2/3)页
要做到这些,其实还需要大量的钱粮。
开阳城的数万百姓的救济,以及臧霸数万军马的用度,这些都需要刘容来想办法。
但办法肯定有的。
刘容首先要打自己瑯琊国的刘氏汉室宗族的主意。
瑯琊国,自刘京之后,到如今百多两百年了,瑯琊王府只是其中一支,实际的宗族府是在瑯琊县。
刘京当年除了一子继袭了瑯琊王之外,还有不少儿子,这些儿子再经过了百多年的发展,早在瑯琊国发展成一个大族了。
还有,刘容现在整理原主刘容的那些记忆,知道瑯琊王府其实并非就只是依靠田租赋税来维生,其实还有别的产生,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瑯琊县的宗族产业,私盐业。
可以说,整个瑯琊县,所有产出的海盐,都是瑯琊国瑯琊王宗族的。
刘容打算,要取得宗族的支持,整顿海盐业,到时候,可以产出更多更好的海盐。
以贩盐为主,组建商队,贩卖到大汉各地。这可是暴利,刘容明定得要把这个营生给发展起来。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
在这大汉时期,盐和谷比价是8比1。朝廷设置有盐铁官署,实行盐铁专营。也就是官盐、官铁,这些物资受朝廷官府管辖,禁止私盐、私铁的贩运。
这也是西汉武帝时期,从那些士族世家夺过来,才收归国家官府管控,不准私人经营盐铁行业。如若发现私盐,会严厉打击,抄家灭族。
但这是西汉时期,到了东汉,对于盐铁,虽然依然还有官盐私铁,可是,光武帝之后,尤其是在大汉汉室皇权旁落之后,朝廷对于民间私盐已经是一种放任的态度。
且瑯琊县,瑯琊王府所经营的盐业,其实是属于官盐,跟官府有挂接的。但是,后来朝廷放任,瑯琊王府就把这盐业慢慢的发展成私盐了。
但是,这当中的收益,并非就只是瑯琊王府的,而是属于整个瑯琊国刘氏宗族的产业。
刘容现在,需要把这个盐业收归瑯琊王府。
刘容相信,只要取得瑯琊国刘氏宗族的支持,钱粮都不是什么的大问题。
另外,瑯琊三大家,王、颜、诸葛。
第(2/3)页